Art

Art

Wednesday, 17 September 2025

ROE是多少?15%合理吗?

在这里发了关于37%公司的文章后,我对公司的财务健康突然来了兴趣。于是,趁4天连假在家,我翻看了股票投资工具书,重温看看作者的推荐。

首先,简单地科普一下,什么是ROE?这里就从书上摘取,将原文附上如下(担心翻译的意思不到位):
ROE stands for Return On Equity. ROE measures the company's ability to make use of its assets to generate profits. ROE is measured by dividing the company's after tax earnings by its total shareholders' funds.

几本书籍都统一地推荐以15%为ROE底线。意思是拥有ROE=15%或以上的公司,才值得投资。

为何是15%呢?10%太少?20%太多?究竟是如何得来的数值?我不知道有没有人问过。

不妨让我再统计一下吧。统计的依据可以再次用到上一篇文章所整理的季度业绩报告,即在2025年8月份发布业绩的马来西亚上市公司名单,当中37%拥有净利及增长的公司。这一次就配上它们最近一年的ROE值。

首先,整体的统计结果显示这180间公司拥有的ROE值,是处于负-2934%至正88%之间(这个距离很夸张地大,没有可参考的价值)。整理了这些统计数据,再以图表来呈现,就会如以下:


然后以巴仙来呈现的话:

可以明显看到总共有127+25=152间公司(大约84%)的ROE是不能达到15%的。更令我惊讶的是,当中有25间公司(即14%)拥有负数的ROE(少于0%)的。另外,能够达到15%以上ROE的公司总共有20+8=28间(约15%)而已。上面的意思视乎是在说,虽然这180间公司成功在最新季度业绩录得净利及增长,但是大多数的它们的获利能力只是马马虎虎而已,根本不够看?还是?应该反过来说,这些公司的获利能力虽然不漂亮,但是依然可以取得不错的净利及增长?需要再补充的是,ROE少于15%的公司名单里,包括了一些大家都认识的公司,如GENTING, BKAWAN, IJM, MAHSING, SUNWAY, SIME, HLBANK等等。如果把ROE条件设定高于15%的话,那么可以对这些公司说拜拜了。

到底合理的ROE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结果来看,是找不到绝对的答案的。什么数值才是合理的ROE来挑选股票,是一个很复杂的奥数题。教练也给不到答案;这里也一样。



Friday, 5 September 2025

必须优于37% 比率

大马上市公司刚刚在8月底纷纷公布了它们的季度报表。然后我做了一个统计。

以500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与净利的数据来看:成功录得净利,并对比去年的净利取得增长的,总共有185家公司。换算成比率,即37%。换句话来说,10家上市公司,就有3至4家是取得不错的业绩表现的。




如果规范的投资之道是基于一家公司的净利+增长的话,投资人都应该投入这37%的公司,而必须避开那63%的公司。这里就不讨论关于“一个季度的业绩并不能代表一家公司的整体表现”这个课题。这里想要做的只是统计而已。

我比较好奇的是,是否有大概率可以选到这37%的公司来做投资呢?37%是少于一半,算是低概率吗?

虽然买到这些有佳绩的公司,并不是绝对保证能够取得好回报,但是至少股价下行的风险应该会少一点,毕竟基本面在撑腰啊。

让我惊奇的是,我的股票组合比这个大市的比率还要差!我所持有的公司在这个季度报表统计出来只有29%(即10家公司里,只有2至3家)录得高于预期的业绩。29%对比37%,我的组合比大市还要来得差,这个发现真的有点让我感到挫败感呢!

挫折过后,该反省了。

我认为个人的组合这样的表现应该可以归咎于“不善于管理”。我的整个组合里有超过20只股票,管理的难度和时间都是很高的,但是我只是在少少的业余时间看看而已。然后我买入后,大多数是放着不管了,赚也好,亏也罢,总之我基本上是不去管理的。这里的【组合管理】指的是:(1)一直关注相关领域的趋势与前景,公司的方向和执行力,(2)并做出减持或者增持的决定,再采取行动。

只凭依这一个季度的统计可能有点太仓促下定论。下个季度报表,我再统计一下。同时,这也是对我的一个及时警钟。


Wednesday, 3 September 2025

2025年8月份股票交易记录

每年8月尾至9月中,是国庆月,也是工薪族和学生们期待的假期。当然,股市交易日也会减少。大家是乐于见得,还是坐立难安呢?

以下是我8月份简略的交易记录:

买进
买进KIPREIT@RM0.855
买进KEYFIELD@RM1.385


卖出
减持SCICOM@RM0.995
减持HOMERIZ@RM0.50
卖完NEXG@RM0.395



每月一言

8月份有几笔的交易,有卖也有买。

买什么呢?一只是KIPREIT,另一只是KEYFIELD。应该很多人对KIPREIT不会感到陌生,至少从后半边的字“REIT”,就看得出它就是产业信托的一种。KIPREIT近期收购了很多座商场,除了它的赞助人的商场,另外还收购了D'PULZE CYBERJAYA。待所有收购完成,它的总组合规模预计达16亿令吉,总净可出租面积达340万平方尺。目前,它的股价位于低点,接近52周最低,而且派息率有8%。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买入的良机。

KEYFIELD 则是许多投资网友所说的油气业内的“海上旅馆”。它的确是提供了离岸生活船的服务,同时也能够为石油与天然气客户提供支援。简单来说,它的服务内容是可归类于油气领域的。因此,原油国际价的波动,可能会影响它的表现。同样的,它目前的股价从上市大涨后跌了很多,PE是个位数,ROE则是27%。因此,我也认为这有上升的潜力。

另一方面,卖股的理由就显得简单很多。

SCICOM因为股价涨到了高点,所以我趁机套利一些。剩余的股份,预计它交出更好的业绩后,才再考虑。

HOMERIZ是我持有了很久的家私股。因为它其中的出口市场是美国(大马是前十大供应国之一),随着美国总统展开关税调查,这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短期订单必然会受到冲击。因此,我决定减持一些。

至于NEXG嘛,我之前的文章(暴雷暴跌 历史重演 投资人遭殃)已经说出我的想法了。这里就不再做重复陈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