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在投资的理念,是建立于寻找处于底部的股票,执着于买到最低价。我的根据是:如果我买在最低价,我会亏损的几率是很低的。因为最低价给予了一定的安全边际,股价(应该)不可能会跌至低于这个价位。
当然,这个“最低”价是如何估算出来的,因人而异,大家可以争论很久(结果还是没有共识)。今天,我没有打算讨论这个计算的方程式或理论。
我想要浅谈一下这个整体的观念:“市场上有没有最低的价格”
我最近的想法有了改观。
目前,我觉得“最低的价格”只是一个迷思,是推销员(分析员?)的刺激销量的手段。
现在,我觉得“最低的价格”只是一个幻觉,是沙漠里的一片海市蜃楼(看到却摸不着)。
以为“最低”是1.00令吉,它却跌到50仙。以为“最低”是50仙了,它还跌到1仙(RM0.01)。以为不可能更低了,它偏偏跌入了负数(negative)。
因此,我必须得认了,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数字,所以我不可能买到最低的股价。
在资本市场上的所有金融商品,是没有所谓的最低价格的。我就不必执着了,只要觉得是合理价格就可以了。
Art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疑问.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疑问. Show all posts
Sunday, 26 April 2020
Monday, 21 August 2017
投资程式的挫折
从14/8开始,已经过了一个星期,就算一直尝试重新启动我的程式,但是最重要的功能还是不能操作。现在,无奈之下,我的程式宣告报废了。未来,这个将严重地打击我的投资决定与策略。
追溯回去,在2014年8月时,忽然灵感来了,我开始着手创造自己的选股程式。我没有电脑科的背景,也没有上过任何相关编写程式的课程。我实在没有能力写出像JSTOCK与KLSE SCREENER这样棒的软体及应用。我只能用Excel的VBA功能,上网查资料与看Youtube,很粗糙地制作出第一个版本。
经过这3年的时间,我不断地改进我的程式,不管是在基本面分析方法、或者是程式功能上。后来,一直用它来实际操作及做股票买卖,从一开始的大亏,至近期的小赚,可以说看到了一些令我满意的成绩。
但是,晴天霹雳的是,我在那一天连接了网络后,我的程式不断出现bug的提示窗。从此以后,我已经不能再更新数据了。这些数据是指上市公司的业绩与财政报告。
不幸中的大幸是,之前所有的数据都还完好、没有消失掉。
没有了这个程式,现在的我就好像失去了引路灯塔的帆船一般,灰天暗地的,不知道该如何前进;不知道该如何选股。
唉!发完牢骚后,我接下来要考虑一下我的下一步计划。是要重新制作过新的程式呢(还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是要签购第三方的分析软体?
追溯回去,在2014年8月时,忽然灵感来了,我开始着手创造自己的选股程式。我没有电脑科的背景,也没有上过任何相关编写程式的课程。我实在没有能力写出像JSTOCK与KLSE SCREENER这样棒的软体及应用。我只能用Excel的VBA功能,上网查资料与看Youtube,很粗糙地制作出第一个版本。
经过这3年的时间,我不断地改进我的程式,不管是在基本面分析方法、或者是程式功能上。后来,一直用它来实际操作及做股票买卖,从一开始的大亏,至近期的小赚,可以说看到了一些令我满意的成绩。
但是,晴天霹雳的是,我在那一天连接了网络后,我的程式不断出现bug的提示窗。从此以后,我已经不能再更新数据了。这些数据是指上市公司的业绩与财政报告。
不幸中的大幸是,之前所有的数据都还完好、没有消失掉。
没有了这个程式,现在的我就好像失去了引路灯塔的帆船一般,灰天暗地的,不知道该如何前进;不知道该如何选股。
唉!发完牢骚后,我接下来要考虑一下我的下一步计划。是要重新制作过新的程式呢(还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是要签购第三方的分析软体?
Monday, 20 April 2015
取得合约等于获利了吗?
只要你观察股市一段日子,不难发现股票有一个特定走势。我要讲的这个走势,不是跟隔夜美国股市的关联,而是...
再加上,得到合约也不代表着保证赚钱。有时候,成本控制做不好,或者因为其他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也可以让企业在执行合约内容时蒙受亏损。
每当有公司取得合约的消息出街时,大部分时候股票也跟着应声而起。尤其是那些建筑工程公司。她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执行合约里的工程并根据完成进度领取客户的付款。
好像很简单明了吧?!但事实上,在我的脑海里却浮现了疑问~~取得合约等于获利了吗??
拿到合约不是拿到钱。要拿到钱,首先必须完成合约的工作。这个是必然的程序,没得跳过。我打个比喻:你接获一个订单,顾客要10粒蛋糕。你就得做出那些蛋糕给顾客后,才收取付款吧。
再来看看真实的例子。就拿MITRAJAYA来说,她最近得到了不少的合约。
可以从以上的文告看出,这些合约也只有在一段日子后,才为公司带来经济贡献。因为到时合约里的工程才开始执行并完成了某个程度。
因此,投资者看到了合约的消息,然后买进股票,是买在未来价位。若接下来公司开始获利了,恭喜你!你的期望实现了。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万一公司合约项目在后来出现呆滞或纠纷。而且,如果合约内容无法完成或合约纠纷无法圆满解决,这会对企业造成什么伤害吗?就算没有任何伤害,你买的未来梦已经落空了,股价还可以维持在高位吗?
再加上,得到合约也不代表着保证赚钱。有时候,成本控制做不好,或者因为其他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也可以让企业在执行合约内容时蒙受亏损。
我说的这一切,虽然可能是杞人忧天,但不是完全不会发生的事情。因此,大家应该要考虑一下,做些风险分析及管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