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Art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经验.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经验. Show all posts

Monday, 14 December 2020

2020年最难忘的319事件


2020年已经进入尾声。回看一下,竟然有超过9个月的时间都是笼罩在疫情之下。也因此,这一年的经济与股市也是风风雨雨。但是,股市多得手套和医疗股的贡献,相对地复苏得要好过于宏观经济。

自从2008年金融风暴后,股市虽然有不少次的大跌,但是今年的3月却是跌幅最可怕的。在3月19日那天,也是行动管制令开始的第二天,我看着股票Apps的报价表一片红彤彤,跌得很凶很快,似乎是大萧条的序幕。那种恐慌的心情,然后急于抛售的念头,至今难以忘怀。跟大崩盘有如此的近距离,真的是第一次。平时的冷静及心理准备,竟然通通消失,简直失态了,根本没有勇气投钱进去抓底。10年一遇的第一桶金机会终于来到的时候,我竟然胆怯了。
 

我可以拿出合理的理由,例如现金不足、债务太多等等为自己辩解为何恐慌抛售、为何没有捞底。但是,这么做并没有意义了。不卖也卖了,错也错过了。正如现在看回当时的股价,一定看得出最低点,历年的记录新低,不过现在已经买不到那时的减价了。机会是留给有作准备的人,没有充分准备的我只能回首叹息。

最重要的是,以后我还会否重蹈覆辙,和我应该改进什么。不经一事,不长一智。319崩盘的事件,我会记住这个难忘的经验。



Tuesday, 3 November 2020

2020年10月股票交易记录

离上个股市大跌已经有7个月了,防备之心开始松懈。但是,偏偏再次遇上。到底我后悔做错了哪一笔交易?是时候为我的上个月的股票交易做个记录了。


以下是我这个月简略的交易记录:

买进
新买入MAHSING@RM1.13
增持SMETRIC@RM0.11
增持TUNEPRO@RM0.30
增持DELEUM@RM0.51


卖出
部分卖出SERBAK@RM1.57


同月份买卖
~无~



每月一言

我真的是很没有纪律。明明7个月前才经历了一次刻骨难忘的股市大跌,之后就告诉自己不要将所有的资金投入股市里,需要留着后备金。现在,又来了一次股市大调整,我才开始后悔及反省。

首先,我先买入DELEUM这只油气股,然后又忍不住买入另一只SERBAK。相比起来,DELEUM才是我从自创投资法则里选出来的,而SERBAK则是临时起意想要尝试成长投资法才买入的。先不说那个方法比较好(目前也无法做比较),只是买进同一个领域的公司已经违反了我自己的法则(要分散投资在不同的行业)。

然后,看到公司公布进军手套业,也把钱投进去,买入MAHSING。而且还追高,买在RM1.13左右。我真是犯糊涂了。一直以来,我叮嘱自己要奉行“买低卖高”的策略,之前都可以遵守地慢慢走到现在。结果,上个星期自己就破了戒,买了不该买的。虽然这只股票有基本面,但是我错在没有跟随自己制定的规矩行事。这样的不自律举动在股市很不要得,很可能会让我亏了资本,需要从头来过。如果不跟规矩,哪我当初设立的目的何在?

一次的股市大跌立即泼醒了我。投资自律真的非常重要,在平时就要一直遵守。

Thursday, 4 June 2020

MCO惨痛的教训(三)(股票篇)

之前的MCO惨痛的教训的两篇,都只是写了关于个人所面对到的财务管理问题。这一篇就想浅谈一下自己在MCO前后的股票投资所领悟到的教训。

故事就要从MCO开始之前,也是在3月份时,股票市场遇上了两个崩跌(即3月9日星期一和3月13日星期五)。那时候,新冠肺炎(COVID-19)已经开始在全球蔓延开来,实体经济看起来会遭受严重打击。我基于这些“熊市”的预兆和现金流问题,所以就“恐慌抛售”(Panic Selling)掉大部分的持股。然后,就进入MCO了,看淡市场的想法更加强烈。因此,我自律性地实施“买股管制14天”。后来,14天的管制几乎跟MCO一样延长了75天,直到5月31日结束。虽然说是解除管制,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买卖交易。

现实来了。抛售了股票后,大马股市的交投量大增(是许多年未见得)、很多股价也大升,就好像来个V型反弹一样。忍不住偷偷地看回卖掉的股票表现(平时我已经习惯不看回卖掉的股票的)。一看之下,心中按捺不住后悔与挫折。大多数的股票也反弹了,升上高于我的卖价;而且还有一半的股票甚至反弹高过我的买价(看下图)。



“怀疑人生”过后,这里就列出一些教训给未来的自己:

1)不要用贷款来买股(不管是信用卡贷款、个人贷款、房屋贷款、或Margin)
2)先好好地理财(避免入不敷出的情况)
3)只用闲钱来投资股票(预留足够的储备金给几个月的生活开销)
4)对选股要有信心(不要轻易被股市动荡吓到)
5)买在便宜价(至少拥有一些安全边际)
6)分散投资在不同领域的股票(即使是MCO或COVID-19期间或熊市,还是会有受惠的企业或股票)




Monday, 10 February 2020

为什么我没有抢购AIRASIA股票?

首先,我从特别股息90仙的派发前,就持有一些AIRASIA的股票直到现在。

近期,围绕着亚航的坏消息真不少,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整整一个星期前,新闻传出空巴承认跟这家廉价航空有行贿的勾当,在一片哗然下,两位创办人立即卸下执行董事的职务。也因此她的股价在上个星期跌到了近52周新低。

眼看着她的股价暴跌,为什么我没有捞底或抢购呢?这是有一段故事的。

话说,我在一月份最近一次增持AIRASIA的股票时,她的股价在RM1.67左右。到了农历新年期间,由于武汉肺炎疫情的大肆蔓延,航空股纷纷往下跌了,而亚航也跌穿了RM1.50。

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关注她的股价走势和疫情的发展了。捞底的念头是有的。

结果,行贿事件出现在财经新闻的头条,造成更大的打击,将她的股价压下至最低RM1.12。

当时消息出来后,我马上检视了亚航的表现,试着估算她的合理价。最终,决定在RM1.00以下的价格才开始出手买入。这个我心目中的价位是参考AIRASIA在2015年8月曾经的最低价RM0.78而得来的。

但是,股价没有掉到这个价位。反而,大量散户的支持使到她的股价反弹至RM1.30了。

AIRASIA近3个月的股价表(取自Bursa Malaysia网站)


现在真相大白了,不是我不要捞底,而是我没能等到买入的机会。

我也曾为了没能买到折价的亚航,感到懊恼。不过,事后看来,我有了一个结论。

犹如物业竞标(lelong)一样,那些比较热门地点的单位往往都不会在竞标最低价下出售,因为太多人愿意以更高一点的价格去争取。

明白了这一点,我也就释怀了。以后,如果有非买不可的目标,我会更有准备了。


Thursday, 7 November 2019

常态:卖完后,股价升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卖完一只股票后,股价就突然升了。

我直接拿刚刚发生的例子来说明。上一个贴文,我才让大家知道,上个月时候,我把手头上的MITRA全部卖掉了。

转眼间,今天的The Star 网上新闻就报道说这间建筑公司刚刚接下一单新合约,结果股价就跳了7%。




碰到这种状况,通常我们都会捶胸口、大叹息、懊恼不已。这是人类的情绪嘛,非常正常啦。

因此,我现在已经养成习惯:不会回头看卖掉的股票的表现。虽然,这样看起来,像在欺骗自己,像鸵鸟一样将头埋起来不理。但是,有必要回头看吗?“为何投资亏损”的教训,我会记录下来做成回顾篇。除此之外,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看回过去的股票表现了。


注:我是在看最新新闻时,不经意地留意到MITRA的。

Friday, 18 January 2019

回顾RANHILL的投资过程

忙碌起来,时间会过得特别快。我脱售完RANHILL股票已经超过1个月,准确来说是3个月前的事了。

这个回顾篇算是姗姗来迟了(其实是差点忘记了)。

写起这篇的这一刻,心情有点五味杂陈的。因为看到了TheEdge财经报章列选它为2018年内股价展现星级表现的5家公司之一。


我应该高兴不是吗?为什么心情却如此呢?

你们自己看看以下我的交易记录图表就知道。


单看取得的正面投资盈利,我可以感到开心。但是,比较的心态之下,我的回酬27% 跟 2018全年升幅81%真的是差很大。

总结一下,这笔交易的经验:

1)选股方面,没有什么特别要挑剔的。因为是好公司,有不错的业绩与净利。股价能够涨,是回归价值而已。

2)由于我设定了止利点,所以当股价达到目标价时我就卖掉了。但是,很明显的,我这次的卖出点太早了,大约在RM0.90左右。这只股的股价最高涨至RM1.20呢。关于买入和卖出点,我的拿捏依然非常的弱。很多次不是买得太贵,要不然就卖得太早。可以说是,我的技术面的知识严重不足,需要下更多的功夫来改进。










Monday, 20 August 2018

不能亏的投资

你如果以为投资股票好像玩游戏一样,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玩虚拟交易游戏,资本是虚拟货币,输了可以重来,再重来。玩多少次,不是看有多少本钱,而是手机有没有电。

但是,实际上,任何投资都需要真金白银的资本。而散户们的这些资本,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来自工作的薪酬的。

幸幸苦苦、日积月累才得来的血汗钱,谁会不在乎地随便撒进股海里任它沉没消失?以前的我无知,只想到用积蓄来投资增富,却没有想过会不会亏本。

巴菲特有一句经典法则是这样说的:


(翻译:第一,不要亏钱; 第二,不要忘记第一条法则)

以前读股票投资书,记得有看过。

大家都看过、看懂字面上的意思。不过,你体会到了它真正的含义吗?

如果你投资一直在亏损,恭喜你,你一定有深刻的体验。我就是。

10年的股票投资经历,我一直在处于,亏损多过盈利、赚小钱亏大数的情况。虽然,在近几年,我投资方法的改良,促使回酬也渐渐有所改善。但是,这么多年过了,我投入的总资金增长,无论是幅度还是速度,都算是缓缓又慢慢。

因此,现在重看回这句话,我才终于能够理解它的含义了。

为什么巴菲特会提出这样的法则?我的回答是: 因为亏不起啊!


很重要的一点:


如上图所示,如果纸上蒙受亏损达25%,你需要涨幅高达33%才能够回到成本价,然后才可以谈接下来会不会有正回酬。

打个比方。若一个人在RM1.00的价位买入股票ABC,不幸的是,一个月后股价大跌RM0.25或25%,至RM0.75(纸上亏损)。现在,股票ABC必须上升33%或RM0.25,才可以回到当初的买入价位(即RM1.00)。

假如,纸上亏损累计达50%;接下来,涨幅必须高达100%才可以摊平/ 回本。

当然最糟糕的情况是,当股票还处于纸上亏损的,你因为一些原因被逼要卖掉。那么,钱就真的亏掉了。

资金是有限的,失去的话,需要很多时间来重新累积。因此,我一定不能够亏钱。

Tuesday, 5 June 2018

2018年5月股票交易记录(GE14后股市调整篇)

2018年5月9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大马的未来将有所改变,期望会是往更好一方面。由于这个惊喜的政局转换,股市也迎来了大波动,大起又深跌。不过,这是一次难得的投资/机 机会,所以我的交易特别活跃。

以下是我这个月简略的交易记录:

买进
新买入ALCOM@RM0.780
新买入GKENT@RM1.358
新买入LITRAK@RM3.720
新买入JAYCORP@RM0.895


卖出
~无~


同月份买卖
HEVEA ~ 买@RM0.855; 然后卖@RM0.98
STAR ~ 买@RM1.01; 然后卖@RM1.17

新资金
没有新加入资金。所有买股的钱是之前卖掉股票得回来的。



每月一言
5月份的股市,真的是很久没有遇到了(应该是自2008年10月以来吧)。



波动之巨,跌幅之深(单日曾跌了3%),让我心惊胆跳。每日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密切关注新政策的推行与股市的反应。当然,出于对新政府的信心,我也是其中一个散户乘机进入股市,陆续地买入打折的股项。

这段时期,交易是非常紧迫的,没能花太多时间来深入研究个股。因为分分钟数十巴仙上下起落,眼快手也要快,出手抢购一些好股。这一切靠的就是平时(风平浪静时候)的功课,根据以往的业绩和财务来鉴定它是好股,再了解新政策可能带来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果,断定它只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平白无故地股价被压低,我就会买入。

因此,大家可以看到我买进LITRAK与GKENT。虽然,GKENT这间公司的股票会被人家质疑还有投资的价值与否?我暂时就不予置评。

还有买进了ALCOM和JAYCORP这两只股票。主要是觉得,它们的股价已经跌到谷底了,现在买进的下跌风险相对地很小。不过,后来出炉的季度业绩,相较之前季度跌了很多,的确很不理想。

同样的,因为看到股价低迷,所以冒着风险买了HEVEA及STAR这2只股票。然后趁着小起,就脱手卖掉了,赚取一点薄利。


#要做个记录:“顺势而为”策略在这个股市调整时期根本无用武之地

Tuesday, 29 May 2018

花无百日红 建筑股最痛

应该是自2016年起,股界的分析员们一直在唱好建筑业与建筑股。即使,在第14届大选前,大部分的外国基金投资者都还是在看好前政府可以连任,然后延续大型基建工程的计划(比如:东海岸铁路、隆-新高铁、等等)。因此,建筑股已经连续几年都是投资者们的首选热门股项。

也因为如此,各个大大小小上市建筑公司的股价在近年一直在攀升。

去年,也可以看到多家建筑企业趁着势头,纷纷争取上市,筹得拓展资金,还受到投资者们的热捧。

红色方格里显示的是:在2017年上市的建筑相关公司(3间)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新政府上位后,而出现改变 / 逆转了。

新政府公开说明,要重新检视所有大型基建工程的合约与其必要性,特别点名了在计划中的隆-新高铁和东海岸铁路。这样 ~ 在烈火中浇上了冷水,立刻让有关的上市建筑公司股价直接跳水、跌入谷底。

GAMUDA这家建筑公司是涉及最多大型基建工程的,计有MRT LINE 3, 隆-新高铁(在国会解散前才赢得合约)及东海岸铁路等等。因此,公司未来盈利成疑。

GKENT手头上只有LRT3的工程合约,正在施工中。不过,可能是因为被质疑跟前政府有关系,所以股价被大大打击了。看起来股民的反应过激了(overdone)。

SUNCON是最无辜的。因为从资料上并没有任何参与那几个大型基建计划,即隆-新高铁(竞标输给GAMUDA了),MRT3或东海岸铁路。因此,虽然股价有下跌,但是幅度不大。


当股市分析行在每一年年末或隔年年初提出了新一年的投资主题的时候,我们散户就跟着大市走,一起赚钱,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太天真了呢?

当建筑行业一直被看好、公司股价不停在上涨,我们散户就想买高卖更高,这样的期望是不是太过乐观(没有危机意识)了呢?

有一名句精华说得太贴切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世事变化无常,一个行业不可能永远处于顺境。一间上市公司的股价也是不可能一直高攀,倒不如见好就收 / 售。谨记:不要贪心。

Tuesday, 10 October 2017

老板级人物的一句话

像我这样的打工族,在工作场合或会议上遇上其他公司的老板们是很平常的。但是,因为是公事而且我的职业阶层太低,见上这些VIP们,也不会说上一句闲话。

私底下,我有一次遇到了一位老板级人物。他身穿一件不起眼的衬衫,驾着一辆豪华大车,相貌挺豪迈的。这位人物跟我非亲非故,但是,他赠了我一句话。

这一句金玉良言,只有八个字。

那就是:

不要贪心;不要大意


前四个字,正正是我的部落格的宗旨,也是我在投资路上的座右铭。时常可以在社会新闻里看到各阶层人士的钱财诈骗案件;若干年前,我自己也曾经上了当被骗了一笔钱。然后,还有在股市里为了快钱而听小道消息投机,也亏了不少。我从本身的事件中领悟到:是贪念造成了我的损失。

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千万不要再贪心。因此,如今我在投资股票时,我会秉承着“见好就收;适时套利”。如果我太贪心一路持有,不顾风险,我就有可能在之前WILLOW的投资项目上翻船,转盈为亏。


后四个字,对于投资者来说,也很有内涵。买入一家上市公司之前,研究功课是不可少的。太过草率随便,你就有可能没有看清那间公司的基本面、技术面,然后做错估值或预测。最后蒙受亏损了,不只亏了金钱,也亏了时间。投资股票是要用到辛苦血汗钱的,投资者怎么可以掉以轻心呢?若赔钱了,又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回本呢?

我在之前MBSB的投资项目上,就是不够谨慎,过于大意,没有花很多时间去看清楚她的亏损拨备数额与次数,所以栽了个大筋斗,最后还是卖出停损。


Wednesday, 5 July 2017

2017年6月股票交易记录

2017年已经过了一半。这个月份很多公共假期、学校假期,我也同时让自己趁着连假放松一下,没有任何交易活动。

以下是简略的交易记录:

买进
~无~


卖出
~无~


同月份买卖
~无~

新资金
没有余钱来作投资。目前累积投入新资金还是RM5,000。

总结
股票研究的功课并没有因为连假而停顿下来。继科技板的研究后,我又投入了另一个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的ACE板的上市公司。上次的教训提醒了我,不能忽略任何行业/交易板,因为不想再错过找到钻石股票(上升潜能是以倍数为单位)。但是,从初步的筛选,我看到很多ACE板的公司都有很差的业绩表现。无论如何,研究功课还在进行中。。。

说回上个月买的科技股,自从我买入后,发现股价上下起伏很大,不过没有升到一开始的最高点。我还持有该股,而且是有点纸上赢利。但是,我开始有点后悔。不是后悔买入,而是后悔在最高点时没有卖出,趁早套利。不过,既然事过境迁,我也不多说什么,毕竟持有的股票是好企业,不怕长期守着。

好不容易,终于在上个月交出了我要写的帖文了(资料集结:PE的统计数据)。我还自认内容不错看的,但读者们的反应好像没有很好的感觉。原来我要写的题材或内容,不一定是别人要读的(虽然我不是怀着这个目的而写的)。没关系,我也只能写我懂的。

Friday, 12 May 2017

科技股涨风与我无缘,因为...

有人注意到吗?大马交易所科技板的指数在近一年内起了超过60%。相较之下,大马综合指数才升了不到10%而已。(看下图)


Comparison between KLCI and KLSE Technology Index in 52 weeks


再来看看几个热门科技股的股价表现


PENTA Share Price Performance from Dec 2015 to May 2017
KESM Share Price Performance from Dec 2015 to May 2017

UNISEM Share Price Performance from Dec 2015 to May 2017
VITROX Share Price Performance from Dec 2015 to May 2017
WILLOW Share Price Performance from Dec 2015 to May 2017



哇!多么强劲及惊人的升幅!如果我持有一些,不就发达啰。诶,回头想想为何我没有买进科技股的?

难道我就像股神巴菲特一样不看好科技股?他在2000/2001年科技股泡沫时,逃过一劫,后来还被世人称赞独具慧眼,实为一项佳话。(不过,近几年巴菲特大量买了苹果公司的股票,开始进军科技业)。想多了,我没不看好。

那么到底为什么呢?我再三检查一下,原因不是很明显吗!

因为我完全忽略掉了科技股的存在,一直没有放上名单拿来研究。没有研究功课,哪来的交易?

啊!(大捶胸膛、眼泪汪汪)我为什么会犯下这种错误,因为......我与科技股无缘吧(借口)。


后注:这篇帖文并没有建议大家现在入场买科技股的意思。

Thursday, 5 January 2017

幸运的股市投资者们

我开始投资股票的时候,手机网络及社交媒体还没有普及。

要寻找上市公司的资讯,通常是从报纸财经版、杂志周刊、公司年报等等。网络上可以浏览的有上市公司网址、大马交易所网址(即现在的Bursa Malaysia)、报章网址(如:星洲、The Star)这些。

那时候,我最常浏览的是The Star网址,因为她所提供的资讯相当全面,有企业背景、业绩统计表、历年股价等等。最重要,她是免费的。到了今天,当然The Star网址的财经资讯还有,而且已经改头换面了。

不过,如今大数据时代,琳琅满目的手机应用程序(Apps)以及FB Group网页能够提供股民们更多即时的消息与资讯。大家不用去寻找,只要你有subscribe或join那网页,最新的消息还有分析全部自动送到你眼前。很多还是免费的!

如果你想要更仔细的分析报告或股票贴士,有一些知名的部落客或FB个人也有收费式的咨询服务。

如果想要自己动手做功课,还有收费式的网上软件或手机Apps供你签购。

如果想要增进自己的投资知识或想跟大师学习,还能够付费去参加一些课程,就算你是住在JB、Kuching这些离巴生谷比较远的地方。

股市投资者们,快去甄选适合你们个人的投资参考吧!你们真的是太幸运了!

只是观看我的投资部落格的话,你真的是落伍了。(苦笑。。。)

Tuesday, 1 March 2016

当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价钱再也没有贵廉之分

人们真的很容易就可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包括经济。

在大排档的一杯唐茶,从以前要价RM0.30,到RM0.50,再涨到目前的RM0.70。食客们也从大声投诉,慢慢地视若平常了。

更好的例子就是燃油价。

比如,一年前的RON95和RON97的价格分别是RM1.95及RM2.25,大家都大喊吃不消。

2015年2月28日新闻
但是,一年后的今天,RON95和RON97的价格跌到RM1.60及RM1.95而已了。



这个时候,就有人开始说:哎哟,RON97现在跟之前的RON95一样价格了,还是打RON97油好了。如果要给个表情的话,我会给:一滴汗从头上流下来。

所以说,当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价钱再也没有贵廉之分。这条“金句”也适用于股价咯!

Saturday, 20 February 2016

投资股票第一大“不”诀

这个投资世界里有很多达人及前辈会教你许多投资要诀,看本益比啦、看ROE啦、看派息率啦。。。等等。这些要决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投资股票也应该有一些“不”诀吧!!正如有一些书教你在工作上或人事上要懂得“Say No”一样。

我本人觉得,投资股票第一大“不”诀是:~~ 不要买亏损中的公司

什么是亏损中的公司?

主要的辨识法就是,查她的业绩看看公司盈利(Earning)是不是负数(Negative)?

如果该上市公司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业绩都是负盈利,那么最好就是不要买入。这个时候,亏损中的公司的股价通常都是非常“便宜”的。

道理是跟成长投资法(Growth Investing)是一样的。当公司的盈利一直在成长,股价会跟着上涨;因此,当公司连续蒙受亏损,股价就会随着下跌咯!

我们是小小散户,不是公司内部管理层的人员,不会知道几时业绩才会由亏转盈。要是自以为找到低价股而买进并持有她的股票,很大可能公司的股价会跌入谷底,投资就会大亏。

理论讲了,可以再实际拿一个真实股票例子来探讨一下。

比如:Airasia X

Airasia X的2年业绩


Airasia X的每个季度业绩

从公司2013年上市以来,业绩一直都处在亏损当中。现在来看看股价图

Airasia X的股价图(自IPO开始)
从上图,可以看到股价从IPO价的RM1.25一直跌到低于RM0.20。

若有人在50%折价(即RM0.625)时买入,到现在他/她还是大亏了60%

所以,最好还是不要买入亏损中的公司,以免自己也蒙受亏损。






Friday, 22 January 2016

好投资越早越富

时间真的是很宝贵的。

所有东西都需要时间来酝酿出结果。

种菜从播种、发芽、长大至收成,需要时间。

烹饪从选材、清洗、下锅至上盘,需要时间。

想当然的,投资也是。如果可以早点开始投资,那么财富就能够累积得更多及更快。

前提还是要选择优质股票。如果,买的是垃圾股,时间过得越久,损失会越重呢!

我出来社会工作已经有13年了,接触股票投资也有9年了。我已经虚耗了早年,没有致力于做好投资事项。近这4年,我才努力钻研股票投资的学问,及投入更多的资金于股票投资。

偶尔,回顾一下,我就会后悔当初没有更早积极地投资股票。

Wednesday, 4 November 2015

2015年10月交易记录

2015年的10月,是个人比较活跃的月份。发现几个股票可以投机的机会,也敢敢进场买卖了。

以下是简略的交易记录:

买进
买BPLANT@ RM1.39
买DELEUM@RM1.38
买OSK@RM1.65
买ECONBHD@RM0.89

卖出
卖完 BPURI@RM0.445(赚)
卖完 BPLANT@RM1.49(赚)
卖完 DELEUM@RM1.28(亏)
卖完 ECONBHD@RM1.03(赚)

总结
可以从以上看出,大致上这个月的股票投机交易成功为个人赚取了一些小钱。我没有在上面的交易中投入太多的资金,因为手头上可以动用的不多,而且我也没有那么大胆。

在买卖DELEUM的过程中,也让我得了一个有‘价值’的教训和很重要的经验。因为我买进不久,那只股就开始下跌了,很快地就触动了我设下的止损点。从这里,我开始亲身体验了止损系统的操作手法及看到可以改善之处。

必须在此说明的是,上面的股票投机不是用技术软件甄选出来的(我不会使用技术软件)。我现在还在回顾及整理个人所用的方法,看看能否有系统化的可能。

Tuesday, 25 August 2015

越跌越低的股市~~策略篇

当你遇到连续快两个星期又一直好容易跌破支撑水平的股市(如下)时,



是不是很心急又有点不知所措呢?

这时候,最好能够找到一盏明灯,来点亮一条出路。

我一直注意看看新闻财经专栏、及前辈的部落格,希望可以找到可参考的文章,让我订个策略。

当目前大马股市指数来到这个水平,我的主力股票组合合计跌了大约15%了。不知道这样的跌幅算多还是少了?对我来说,本来预计今年年尾可以得到的回报,已经无望了。

我不曾遭遇过97/98年金融风暴,也没有在2008年雷曼危机时入市。最多是在去年10月时的股市小调整(现在看回去觉得非常小规模的了),曾经承受过大亏损。除此之外,我的“股灾”经验可以说是零。这样资历浅的我,在前几个交易日时,真的是不知所措。

但是,到了这个田地,我不得不马上采取行动了,不然我的股票组合可要亏大了。

因此,我个人的策略是如此:

1)卖股止损、套现。(小散户如我,没有太多资金来拉低购入价,所以不如早早卖掉,储存现金)

2)不急着买股。(这两个星期来,已经证明了低还可以更低,所以先等等)

3)暂时退出股市。(全球经济情况不佳、牛市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悲观情绪笼罩下等等...)

未知的经济与股市情况,我决定要更加谨慎及保守。保本策略是我的第一选择。别人会用何策略呢?

Monday, 20 April 2015

取得合约等于获利了吗?

只要你观察股市一段日子,不难发现股票有一个特定走势。我要讲的这个走势,不是跟隔夜美国股市的关联,而是...

每当有公司取得合约的消息出街时,大部分时候股票也跟着应声而起。尤其是那些建筑工程公司。她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执行合约里的工程并根据完成进度领取客户的付款。

好像很简单明了吧?!但事实上,在我的脑海里却浮现了疑问~~取得合约等于获利了吗??

拿到合约不是拿到钱。要拿到钱,首先必须完成合约的工作。这个是必然的程序,没得跳过。我打个比喻:你接获一个订单,顾客要10粒蛋糕。你就得做出那些蛋糕给顾客后,才收取付款吧。

再来看看真实的例子。就拿MITRAJAYA来说,她最近得到了不少的合约。







可以从以上的文告看出,这些合约也只有在一段日子后,才为公司带来经济贡献。因为到时合约里的工程才开始执行并完成了某个程度。

因此,投资者看到了合约的消息,然后买进股票,是买在未来价位。若接下来公司开始获利了,恭喜你!你的期望实现了。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万一公司合约项目在后来出现呆滞或纠纷。而且,如果合约内容无法完成或合约纠纷无法圆满解决,这会对企业造成什么伤害吗?就算没有任何伤害,你买的未来梦已经落空了,股价还可以维持在高位吗?

再加上,得到合约也不代表着保证赚钱。有时候,成本控制做不好,或者因为其他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也可以让企业在执行合约内容时蒙受亏损。

我说的这一切,虽然可能是杞人忧天,但不是完全不会发生的事情。因此,大家应该要考虑一下,做些风险分析及管理。



Wednesday, 31 December 2014

2014年投资回顾、教训及心得

还有1个交易日,就要迈入2015年了。

是时候要回顾一下2014年的股票投资的成绩单了。但是大致上今年的投资成绩,只能用一个“差”字来形容而已。可以说,今年是我历来投资成果最差及最大亏损的。我自己都没眼看了,所以就不放上我的投资成绩单了。

很不可思议吧!当几乎所有人都在牛市里大赚钱的时候,我的股票组合却给我一个负回报(大概 -35%)。想当然,这样的成绩,最主要的理由还是要怪我自己投资不得其法。频密交易,却忙个空。主要有两个问题要点:

1)没有明确投资条件
我选股总是像盲头苍蝇 没有方向。没有特定的投资守则;没有熟悉的工商领域;没有钦点的公司企业。大马股市虽小,毕竟还是有近1000家大大小小的上市公司。如果没有方向感的话,该如何甄选好公司来投资呢?

再加上,我没有一定的投资方法,选股条件松散、前后矛盾。因此,每当我遇上一只热门推荐股,会不禁用好的数据来说服自己投资。例子:我之前谈到的KSSC就是其中之一。

我不敢逢低加码我所买的股,也证明了自己其实对持股没有信心,对选股有所质疑。没有原则的投资法,真的无法在股市里立足

2)买在高价位
其实,我每次原本都是想买低价股,偏偏事与愿违,买到的大多数在高价位。我认为的低价,买后的股价表现却证明买贵了。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抓到下跌中的刀子,例子有很多,STAR是最近一个。

当一只股跌破了52周新低,并不意味着这只股可以买进了。因为跌了可以继续跌,低还是可以再低。只有当股票停牌,或者被除牌,那时的股价也许才可以算是最低了。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能够支持以上的理论说法,那就是MAS

这是MAS的2009年至2014年股价表现图



纵观以上所述,明年我一定要改善的地方就是:(1)设立一套可行的投资方法 (2)使用价值法来计算合理买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