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整理了大马本地资金机构在2024年的派息。 整体上,派息率和数额都是比往年更佳及上涨的。
公积金:
军人退休基金:
国家储蓄基金:
柔佛州的土地交易炙热。短短两天就有: 4家上市公司宣布售卖土地,一家上市公司买地,成交总额高达RM1.6 bil。
从我自己收集到的公开数据,从今年4月份开始,就有多家上市公司在柔佛或买或卖土地的。
纵看这些数据,大多数买方的购地的用途都离不开设立数据中心的。可见如今数据中心或者智能主题是多么的火热。
难怪最近产业公司的股价也如此有劲。这波涨潮让我持有的马星股票开始转亏为盈,录得越来越高的纸上回酬了呢。这也让我在MAHSING的投资故事里增添了更多剧情。待我等一切告一段落后慢慢地写下。
新闻摘要(转载自TMI):
雇员公积金局(EPF)将在5月11日重组公积金户口,让55岁以下会员开设第三户口灵活户口(Akaun Fleksibel),让雇员能够更灵活应用资金,缓解短期的经济压力。
公积金局今日宣布,会员可根据需要随时提取第3个户口的存款。
重组后的公积金户口将会更改名称,其中第一户口将更名为退休户口(Account Persaraan),第二户口则更名为安逸户口(Account Sejahtera)。
公积金局首席执行员阿末祖卡奈因在文告中指出,重组公积金局户头结构的主要重点是增强会员的决策能力,在短期、中期和长期财务需求之间,平衡未来的退休需求。
==================================================================
从5月11日,截至5月22日为止,
-已经有近55亿令吉被领取出来了
-已经有近87亿令吉从第二户口转入第三户口了
(看资料图表如下)
我听到有赞成和反对的声音,这两边的声音都有。究竟这个新推出的第三户口会是鼓励储蓄还是花费?最终还是取决于个人的生活需要(困境?)或者理财的各种长短期的规划了。这些钱到底还是属于每一个人自己努力挣来的血汗钱。
另一方面,我在想啊,最近大马股市牛气冲天是不是因为多了这一大笔闲钱(55亿)呢?
你知道吗?每次股市红彤彤一片的时候,网上或者新闻都会出现这样一句词:“千股”齐跌,其实这个“千”的数字是不准确的。大家只是把九百多只股票,进位成千位数而已。
截至4月30日为止,大马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总数量只有977间,即主板里的799间,加上ACE板里的178间。ACE板里的上市公司尤其在近几年有非常显著的增加。这个总数量还不包括LEAP MARKET的上市公司。
不过,好消息是:马股即将迎接1000间上市公司的到来。。。
在今年的一月份,大马交易所就预计2024年会有多达42间公司寻求上市。目前,成功上市了的公司已经有13间,还有29间可能会陆续地登场。接下来的8个月里,只要有23间公司成功上市。那么以后,我们高喊“千股”,就真的是名副其实了。
可能有人说,投资应该重质不重量。这些新上市公司的素质,就留待大家自己去分辨与判断。
我呢,对接下来的新型公司的上市是蛮期待的。比如听说有:农价控股(蔬菜商)、KUCINGKO(2D 动画制作)、99 SPEEDMART(知名迷你市场)、TEALIVE(知名珍珠奶茶店)等等。虽然我不一定会参与认购新股计划,但是我一定会关注这些新上市公司的表现和估值,再决定投资与否。
过去的股票或公司数据到底有没有用处?有一个观点指:过去的表现不能预测未来的结果。从理论层面来看,这一观点是成立的。
但是,在实践层面上,我持有不同看法。
且看下面这张表格(摘自TheEdge)
可以看出表格上段前6个领域在2023年前3个季度的营业额与净利都是呈现正面成长的。相反,下段7个领域则出现负成长的表现。
看到这些‘过去’的数据,你现在入场购买前6个领域的股票的话,我相信可能晚了,下跌的风险很大。“过去的表现不能预测未来的结果”的忠告历历在目。
另一方面,这些‘过去’的数据,让我知道下段7个领域处于低迷的周期、估值可能会便宜,我可以提早部署买入点的准备。这一策略不也是挺实用的吗?
还有,以下是另一个图表
这个图表数据显示了KLCI的成分股的盈利跟GDP的关联关系---过去式的。这些数据有用吗?没有直接用处。不过,我们可以得到的讯息是:只要国家GDP呈现成长,公司的盈利也会有增长。阅读这些材料,可以变成我们的知识。很重要,不是吗?
2023年1月24日美国政府对谷歌公司提出诉讼,此举旨在拆散其对线上广告的垄断。
诉讼是否会成功?反垄断是否会成功?我们拭目以待。
目前,一些关于谷歌广告的市占与营运模式已经曝光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谷歌独自在美国线上广告的市占率高达4分之1。脸书及亚马逊也一起占了30%。 |
谷歌在线上广告的营运模式。分别在供应与需求两方都占了很高的比率。 |
![]() |
棕油的用途非常广泛,涵盖了即食面、洗发精、化妆品、雪糕、饼干、巧克力、面包、肥皂等等的必需品。你知道吗?著名的nutella酱也用了棕油哦。 |
大马的家禽业者上市公司从5年前的13间减少至目前11间。由于有两间公司(LTKM 与Sinmah)正在进行出售家禽业务的活动,明年可能会减少至9间而已。家禽业者受到的双重打击是:饲料成本高涨和统制品的价格管制。 |
国家银行的特别报告指出,去年尾发生的巴生谷大水灾造成的损失总数达到RM6.1 BILLION(61亿令吉)。
损失的财物包括了住宅、车辆、商业店铺及公共产业与设施。
这里再将各种类蒙受的损失分列出来:
1)住宅 = RM1.586 BILLION
2)车辆 = RM0.976 BILLION (假设一辆车子是市价RM49,900.00 的MYVI,那么损失的总额大约相等于有19千5百辆车子报废了)
3)商业店铺 = RM1.525 BILLION
4)公共产业与设施 = RM2.013 BILLION
在这个新冠肺炎的疫情以前,曾经听过我的老板说:在1997/98年的金融风暴时,公路上的车辆很少,完全不会塞车。因此,这位老板常常叮咛我们这班员工不要投诉交通堵塞,因为这意味着经济不好。
去年3-4月第一次实施行动管制令(MCO1.0)时,我真的呆在家里,不能去公司上班。这时候的交通一定异常通畅,甚至空空。这个场景我没有亲眼目睹。但是,到了5月份时开始CMCO,我终于获得批准信函,可以出门上班了。路上真的很冷清,车子很少,突然觉得高速公路很宽敞。
想起我老板的话,我心底还真的有点想念塞车呢。因为当公路上是如此的凄凉,也同时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状况。我害怕被波及,害怕失去工作。我的存款及财务还不能让我舒舒服服地退休。
交通状况的数据我没有,但是本地油价走势的图表应该可以间接地反映了这个景象吧(汽油的需求跟经济活动有一些关连)。
MCO 的一周年,油价终于从低点回升至疫情之前的价位。这是否意味着经济的复苏呢?还早吧!不过,至少大部分的商业与经济活动已经重新启动,路面交通开始有些堵塞。。。
花了一些时间来收集和整理了11月份公布的公司业绩报告,终于完成了。总计有788家大大小小的大马上市企业。
以下是主要的统计图表,给大家做个参考。
若以上面的数据来看,整体上大马上市公司在这个季度的业绩比起上个季度有明显的进步,还算不错。除了净利取得一些成长之外,股息依旧派发(虽然有减少)。
由于受到疫情与行动管制令的影响,特别是从4月至5月,很多投资者(包括我)都非常关注上市公司在这段时期的营业额与净利,同时也可以反映了大马经济的情况。
我花了不少时间收集和整理了800多间企业的季度财报,然后做出了以下的统计图表。
当一门生意或一个行业有利可图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有很多人都想参一脚来分得一杯羹。
在零售门市是如此。(最好的例证:在不久之前,许多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业,甚至出现整条奶茶街)。
在制造业一样也是如此。
在疫情持续蔓延全球之下,医疗手套的需求一直高居不下。据一些分析说,疫情以后的新常态,手套需求还会稳步上升。当供应追不上需求时,卖价和利润也相当可观。
在这样的高利现象下,现有的手套企业会继续扩充产量;另外,很多非手套业的公司会觊觎,然后也开始投入及进军手套业。
转折点在于:当供多于求的时候,还有多少真正的强者可以存活下来?
![]() |
众所周知,大马人口数量根本站不上世界排名;只是没有想到除了印尼之外,东南亚还有3个国家的人口竟然也是排名靠前的几个。它们是:越南,泰国以及菲力宾。这样看起来,以人力资源来比较,大马就输了一大截。怪不得,外国工厂现在非常青睐这些国家,多过大马。 |
![]() |
众所周知,大马人口数量根本站不上世界排名;只是没有想到除了印尼之外,东南亚还有3个国家的人口竟然也是排名靠前的几个。它们是:越南,泰国以及菲力宾。这样看起来,以人力资源来比较,大马就输了一大截。怪不得,外国工厂现在非常青睐这些国家,多过大马。 |
![]() |
这个值得庆幸。虽然大马有一马公司的债务,但是还不会登上这个世界国债排行榜之中(至少用肉眼是看不到啦)。我比较没有想到的是,美国作为先进大国,一个国家就占据了全球30%以上的债务。 |
![]() |
大马原来只有20位超级富豪;输给新加坡(100位)是合理的,但是还比不上印尼(70位)和泰国(50位)。不但如此,大马的超级富豪(如:郭鹤年,郭令灿等等)大多数都长居于外国呢,真正还留在大马国内的超级富豪还有几位?? |
![]() |
大马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应该是马银行,目前(2019年8月)市值大概RM100B(或USD24B)而已,不是图中显示的USD30M。不过,即使如此,马银行还是可以在亚洲排名里上榜的。但是,当全球的科技企业开始崛起成为市值最大的公司,大马几时才会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科技企业呢? |
![]() |
看到吗?现在知名的牌子,大部分是由科技企业占据了,而且市值也是非常巨大的。更深入研究的话,也会发现绝大多数还是美国公司的。可以说,美国不止有科技人才,也拥有一流的企业文化和品牌经营策略。我们只能干瞪眼。 |
Compiled by: Greedone |
Compiled by: Greedone |
Compiled by: Greedone |
Source: The Edge Weekly |
source: Ministry of Finance |
source: The Edge |
source: The Edge |
![]() |
Source: The Star |
Estimated cost per kilometer for Bus Rapid Transit (BRT) line in Klang Valley, Malaysia (Source: The Edge) |
Esimated cost per kilometer for Mass Rapid Transit Line 3 (MRT3) by CIMB for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portions respectively (Source: The Edge) |
Estimated Gross Development Cost (GDC) versus Gross Development Value (GDV) for Kwasa Damansara (Source: The Edge) |
source: The Edge (dated 19 October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