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Art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STRO.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STRO. Show all posts

Friday, 12 April 2024

我眼中股市里的法则: 均值回归


我认为股市里的股价走势会根据一种法则在运行着。这个法则原始的术语是叫 MEAN REVERSION,或被译为“均值回归”。只是我觉得这个译本深涩又难念,所以找了四字成语来表达,即“归正返本”

这个法则术语是我从一个Tobias E.Carlisle的著作《The Acquirer's Multiple》首次看到的。书里面有一段是这么描述的:

"How do we know if any given bad business will get better with time? We don't. But we know many bad businesses will. The reason is a powerful market force known as mean reversion, a technical name for a simple idea: things go back to normal."

"(译)我们怎么知道一家糟糕的企业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好转?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大多数糟糕的企业会变好。原因在于一种被称为 "均值回归 "的强大市场力量。"均值回归 "是一个简单概念的术语,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事情会回归正常"


“均值回归”是一股无形的市场力量,会推高低估的公司股价,及拉低高估的公司股价。这个法则是由一个概念来支撑的,那就是:行业竞争其实它的原理是相当于商业周期的盛衰。高成长、高盈利的行业领域会引来很多觊觎的竞争对手,非相关企业与新创企业纷纷竞相投入同样的商业模式来分一杯羹、一块蛋糕。竞争进入白热化后,这个商业的成长与盈利会减速、减少。当这个商业进入萧条的周期时,就会出现存亡与否的下场,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纷纷倒闭或者离开。留在行业里的生存者则开始进行整合,竞争减少。迈入另一轮的繁荣周期的时候,这个行业再次高速成长起来。现实发生的商业盛衰例子比比皆是,其中如:手套业在疫情时期取得高净利,很多非手套公司都要开厂做手套,竞争非常激烈,至后来疫情以后很多都蒙受巨大亏损。其他还有像,珍珠奶茶业、健身中心、等等。同样的,投资者自然地会依据一个企业或领域的成长周期来进行投资,所以股价会有飞跃或者跌跌不休的景象。因此,才有了这个“均值回归”的法则。

知道了这个法则,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预测它的发生(周期的时间线长短是无法确定的),而是去寻找它的周期趋势,然后逆向操作地投资。于是,就有了:买入低估的公司股价;卖出高估的公司股价,或简称“买低卖高”的操作。

不过,这个法则并不是万试万灵、百分百包赢的策略,它只可以说是适用于大多数公司而已。价值面投资者,和基本面投资者所做的研究肯定是更好的投资方法。

对于我来说,从我认识到相信这个法则之后,我发现自己只需要专注做估值计算就可以了。不必花很多时间和心力,去寻找及阅读资料、研究与探究基本面、及其他深度的功课。因此,我这个业余投资人可以“偷懒”许多。这是它的优点。

这里也不建议大家全都盲目地去运用这个法则。因为它也是有一些缺点的。我就举个本身的失利例子:ASTRO。单靠法则的观念,在几年前我看到它的股价跌至低估的位置,然后买入等待股价再次崛起;不想这个行业进入了夕阳的时期,可以发现有些观众已经不爱付费电视了,而转向签购网络平台。你跟我一样投资它的话,就会蒙受亏损了。

我眼中的法则,可能帮到我,但不一定对你有帮助。而且法则只是一个概念用来描述商业运作里的‘自然’规律,并不取代其他的分析功课与方法。还请大家自己思考、判断、决定如何投资才好。



Thursday, 28 March 2024

传统媒体不再被爱 STAR 与 ASTRO 的处境

大家还记得星报吗?

星报是出版The Star 英文报纸,也就是上市公司 ~ STAR MEDIA GROUP 的华文简称。

不记得也没关系、也正正地表示很多人已经不再阅读这份报纸、不再爱这只股票了。

今天我会不禁想起它,是因为看回ASTRO 最近股价崩跌的情景。

STAR 与 ASTRO 这两家媒体,一个是大马最受欢迎的英文纸媒代表;另一个是大马最受欢迎的付费电视代表。它们曾经打败很多竞争对手,曾经坐上市占率霸主的宝座。但是,如今它们似乎纷纷跌落神坛,自己可能变成“曾经”。

报纸败给了手机,纸媒败给了网络及社交媒体。可以从年度业绩与净利看出,星报在2017财政年后,隔年净利就遭到断崖式的下滑,然后股价大跌,从此业绩和股价双双一蹶不振。

星报集团的股价表现

星报集团近10年的年度业绩全览

星报集团近10年的股息全览

传统媒体遇到新时代(电子和手机)的来临,渐渐式微。

付费电视在如今也算是“传统媒体”吧。它的新一代对手不再是其他付费电视,而是更国际化、更财力雄厚的订阅式流媒体服务,如:Netflix,Disney等等。这些流媒体可以让会员在联网设备上随时随地观看电影和电视节目,不会被天气影响。。。流媒体的节目非常丰富多元,而且订阅费用也相当便宜。

这样数来,ASTRO 的前景堪忧啊。无独有偶,它的股价也在2018年开始就一路向下。在最新的财政年度,业绩已经可以看到巨大的下滑。未来应该更是充满挑战。它的管理层到底有没有在计划转型或者其他方案的呢???

我还持有着这只股票ASTRO,目前还在观察及思考接下来的策略该如何。

ASTRON近10年的业绩全览


ASTRO近10年的股息全览


ASTRO今年至今的股价表现


ASTRO近10年的股价表现





Friday, 1 December 2023

2023年11月份股票交易记录

踏入2023年最后一个月份,除了感叹时间的流逝,还要回看上个月份的交易篇了。

以下是我11月份简略的交易记录:

买进
增持ASTRO@RM0.41
增持TIMECOM@RM5.15
新买入MTAG@RM0.435


卖出
减持SMETRIC@RM0.16


每月一言

基本上,TIMECOM和SMETRIC在10月份时已经在每月一言篇章里提过了。没有特别事情要补充,不再啰嗦,就此略过。

其实ASTRO的种种坏消息我也已经简略地写过了(看回前文:ASTRO坏消息一箩箩),本来我也没有东西再做补充。但是,就在昨天而已,就传出槟城首长提到州政府决定脱售股票一事。原因是这间电视台最近面对营业额消减,订阅率难与其他同业竞争。好像因为这样,市场就做出激烈的反应,促使ASTRO股价跌破历史新低。最耐人寻味的是,首长最后补充说,是否出售股票,决定权在于槟州投资信托基金局。看到这里,我这位小小股东的心情是哭笑不得。这番言论的听后感是,我最终认为“投资决定还是要我自己决定就好”。现在我的决定是:守住。

另外,我又新买入了一只股票MTAG(丰山集团)。它主要从事标签和贴纸的印刷服务,为客户定制朔胶网材改装服务,分销工业胶带和粘合剂产品等。买入原因是,我觉得它的股价处于偏低,估值便宜,有上涨空间。



Friday, 13 October 2023

Astro 坏消息一萝萝

我手上持有着ASTRO股票,近期坏消息陆续地出来打击它的股价。

1)第二季度业绩逊于预期。次季营业额从9亿2112万令吉,跌5.56%至8亿6982万令吉。次季净利按年下挫75.98%至2365万令吉,相较于上财年同期的9847万令吉,受累于外汇损失和营运成本增加。

2)修订股息政策。从每个季度派息,改为派发年度股息。而且,股息派发取决于公司整体业务与盈利表现、资本承诺、财务状况、可分配储备金额与其他相关因素。

3)关闭购物频道Go Shop。

由于业绩大跌,分析员纷纷下调ASTRO 目标价和盈利预测。所有研究机构纷纷给出“卖出”和“守住”评级,没有任何“买入”建议。目标价介于RM0.35至RM0.62之间。






实际环境来看,很多人认为这个付费电视台的垄断地位已经受到威胁,观众已经纷纷转去观看线上串流影音平台(如 netflix, youtube, disney+ 等等)。因此,前景似乎不再明朗。

我还是决定“持有”手上的股票,鉴于几个原因。

1)未到最糟糕的情况,所以不打算止损。

2)它背后的大股东是Ananda Krishnan,大马的前十大富翁。我预测如果股价变得太便宜,这个大金主会出手私有化。

3)线上串流平台已经开始推出订阅制在收费了,而且订购费也慢慢地在调涨。观众想看免费或便宜的线上平台已经越来越难找了。这些影音平台也还一直在亏损烧钱中,接下来应该会有一些平台的整合或淘汰,然后费用也不再便宜。只要ASTRO开始转型发展其他业务,可能还不会沦为夕阳生意。




Tuesday, 3 January 2023

2022年12月股票交易记录

2023年新年快乐!去年12月的股票交易记录,是2022年的最后一个篇章。接下来又是新的开始。

以下是我上个月简略的交易记录:

买进
增持ASTRO@RM0.66


卖出
~无~


每月一言

从两年前就买入的股票,眼看股价跌得更低,我决定再次增持。ASTRO 的业绩一直以来都保持在稳定水平,只不过最新季度(3Q2023)却意外地大幅下挫。因此,它的股价也被抛售。很多人都说越来越少看电视的观众,越来越多人观看Youtube 或 Netflix 等线上平台。这个虽然是事实,但是我自己其实还在签购ASTRO 频道给一家人观看。因此,我认为收费频道还有市场需求,还有存活的空间。

新的一年的展望,我希望可以在股市可能来临的危机中找到机会。策略已经定好了,功课一直在更新着,资金也在筹备着。

另外呢,我也希望可以更勤力地编写部落格文章,不要再‘一月一更’了。最近,我觉得写作可以让我把心里所想的用文字记录起来,为我的投资旅程留下记忆笔记,有如去旅行要拍照留念一样。何况有缘人看到也许也有所得益,何乐而不为呢。

Thursday, 6 May 2021

卖在新闻 Sell the News

这两个星期,有一只股票先是出现了不利的新闻,后来再出现了利好的消息。第一则新闻跟第二则新闻只是相差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而已。更甚的是两则新闻都围绕在同一个第三方。而且,第二则新闻之后,股价就回复到第一则新闻出炉之前的价位了。

这里很好奇的是散户的反应。

一直以来,股市里有一句话叫“Buy the Rumors; Sell the News” 。小小散户奉这句为金科玉律,然后跟着执行买卖交易。真是这样的话,结果就会如以下:


至于散户的心声会不会是如此呢?(注:我没有对号入座)


 

Thursday, 31 December 2020

第一次投钱于众筹项目

ASTRO推出的新本地节目真人秀 ~~ 《企业棒帮忙》,我喜欢看。

在第二集的时候,认识了这间初创企业,也是饮食业者:KEJAP FOOD。观看了节目后,觉得那个得来速(Drive Thru)的点子很不错,生意模式也很踏实可行。而且,它的创办人相当有主见,应变与执行能力很强。

 

因此,促使我继续上网和社交平台寻找该初创公司的更多资讯。然后,我就发现了这家企业正在进行众筹计划(Equity Crowd Funding)。在这之前,我对这些年轻企业很感兴趣,所以一直都有留意这些众筹的项目。但是,从来没有落实过投入资金。一个原因是因为没有真正找到心头好,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很多的众筹项目要求的最低投资额太高。

这一次,我上面的两个门槛,这个项目都通过了。因此,我马上注册成为投资者,开设了户口,然后就投钱进去了。不过,为了保留资金及减低风险,我只是放了一点点钱而已(最低的配套)来满足自己的投资瘾。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众筹平台是MyStartr,是去年5月才正式成立并得到大马证券会的牌照。注册为投资者的方式完全是在线上,而且整个注册过程非常简单与轻松。更重要的是,批准的速度只需要几分钟而已。所以我是当场注册,即时投资。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点击进去看看:https://www.mystartr.com/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投资于初创企业的风险很高,很大可能全部资金都拿不回来,大家必须自己考虑清楚才投钱。

Wednesday, 2 September 2020

2020年8月股票交易记录

国庆月刚刚过去,是时候为我的上个月的股票交易做个记录了。

以下是我这个月简略的交易记录:

买进
增持ASTRO@RM0.745
增持FREIGHT@RM0.505
增持SMETRIC@RM0.120



卖出
部分卖出PHARMA@RM4.70



同月份买卖
~无~



每月一言

这三个月来新买入的股票分别是ASTRO, FREIGHT和SMETRIC了。在8月份时,我继续增持这三只股票的持股,买入的理由就不重述了。

至于卖股方面,我将部分的药剂股PHARMA套利了。这一个月以来,很多跟疫苗相关的公司或股票开始被散户青睐及看好,所以炒风吹得很起劲。我趁着这个炒风,就套利了一些,来锁定获利。到底这些药剂股的价格会不会像手套股一样再暴涨几倍?我当然期望,但有所保留。

说真的,现在的股市炒风一直不停地轮流在一些板块吹来吹去,然后不少的股票Limit Up,让我都不禁想要加入炒风,买几只消息股来赌运气、博一博。有时会在想目前不炒更待何时?错过这趟“牛”市,会不会又要等十年?这些念头一直缠绕(还有一些聊天群体在吹捧),如果定力不够,还真的会被导入羊群里。我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大考验(会有人冷嘲热讽),只要熬过,往后我的投资心态将会更加强大。


Tuesday, 4 August 2020

2020年7月股票交易记录

自上个月重新交易后,7月份依然还是继续进行买股的。不过,就没有任何卖股活动,主要是因为没有卖股的理由。

以下是我这个月简略的交易记录:

买进
增持ASTRO@RM0.805
买入SMETRIC@RM0.130


卖出
~无~


同月份买卖
~无~



每月一言

上个月的贴文已经交代我选中并买入ASTRO的原因。这里就不重复了。不过,“一买过后就跌”的现象还是发生在我身上。心理建设还是有的,所以很快地就进行策略性加码并拉低平均价。这只媒体股将会是长期持有的投资,因为估计短期都不会有回升的动力。

7月份第二只新买入的股票是SMETRIC。它是一间提供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支援与服务的公司。在大马,这类的服务应该还没有很大的需求,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不会花费去签购。因此,这家公司的业绩目前并没有很亮眼,甚至还不稳定(有些季度会蒙受亏损)。哪买入的原因呢?

首先,我本身是看好它未来的前景(更多公司采用数码化或在网络工作流程),但是这个未来可能还远(无法准确预估)。结论是,这一项买入比较算是赌博性质的一博(期望开到头彩~~开番股)。因此,我只打算用很小的一笔资金来投入。即使风险再高,万一亏损的话,也不会大大地影响我整体组合。这跟我一般的投资法则(股价低估、有股息)背道而行,纯粹在于考验自己的眼光和运气,所以并不适合作为投资的核心策略。


Thursday, 2 July 2020

2020年6月股票交易记录

买股管制解除后,6月份马上就达成一些交易了。这样看来,我就像陷入“报复性买股”的心理:不买心不定。

以下是我这个月简略的交易记录:

买进
买入ASTRO@RM0.903
买入FREIGHT@RM0.525


卖出
~无~


同月份买卖
~无~



每月一言

首先,这个词语“报复性买股”是我改自于“报复性消费”的。专家们估计:因为疫情而促成的行动管制令期间,在消费需求被压抑情况下,消费者可能出现“报复性消费”现象。哪我算不算是“在股票交易被压抑情况下,而且股市反弹大起后,呈现了报复性的心理”呢?欸。。。我要反省一下。

那么为什么我开始投入一些股票了呢?第一只股票ASTRO,大家都不会对它感到陌生。我预料在MCO期间,很多人留在家里无所事事,应该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娱乐和电视上。在大马,说到付费电视,ASTRO就独霸天下了啦。在加上,它的估值现在非常诱人:PE值少过10倍;然后DY多过6%。说了这么多,我后来当然也知道ASTRO的季度业绩出炉了,而且净利相比去年跌了58%左右。不过,目前我觉得可以守住。

至于FREIGHT嘛,它是一间运输业公司,因此在MCO期间的一些必需品的运输是可以如常营运的。我也猜测它的营业应该不会被大大影响到。估值方面,它目前的PE值少于12倍,也有固定派息(DY多于6%)。同样的,最新的季度业绩也显示净利下挫28%左右,算是符合我的预期。

大马股市里很多股票现在已经非常昂贵,因此要找到被冷落但基本面佳的股票不容易。最重要的是,我必须提醒自己:不可以“为了买股而买股”;不能够“报复性买股”。要不然,可能会因为追高而蒙受亏损。



Thursday, 2 April 2020

2020年3月股票交易记录

过完了3月份,大马行动管制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了(第二个14天)。我也已经两个星期没有任何交易活动。不过,在此之前,我有点太过活跃了。看我在这里慢慢细数一下。


以下是我这个月简略的交易记录:

买进
增持PHARMA@RM1.24 ~ RM1.69
增持GKENT@RM0.50 ~ RM0.86


卖出
全部卖出FLBHD@RM0.897(亏)
全部卖出SCICOM@RM0.73(亏)
全部卖出TONGHER@RM1.70(亏)
全部卖出AIRASIA@RM0.83(亏)
全部卖出SAPIND@RM0.45(亏)
全部卖出LITRAK@RM3.35(亏)


同月份买卖
ASTRO : 买@RM1.09 ; 卖@RM0.96 (亏)
HEXZA : 买@RM0.790 ; 卖@RM0.805 (赚)
MYEG : 买@RM1.015 ; 卖@RM0.835 (亏)



每月一言

简要的来讲,3月份是“卖”的主题笼罩在我的组合。如同我之前说的,我本人是陷入Panic Selling的模式。我的理由很简单:万一经济跌入不景气的漩涡里,我的现金储备必须足够应付家庭开销至少6个月之久。说白了就是我目前的存款可能不足,所以先把股票套现、但是资金可以留着股票户口内,准备随时提出。

当然,这笔资金如果没有被我用在日常开销里,我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再次投入股市里。进可攻、退可守。

在我的股票生涯里,这是第一次我遇上如此糟糕的经济状况,不只影响了股市,还打击了日常生活与工作收入。从3月开始及接下来的几个月份,将会是非常关键的时刻,希望我们都可以成功地挺过去。

等雨过天晴后,我第一个要重新审视的,就是我的财务管理这一方面。我一直以为我的财管不错,但是我不得不认“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