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Art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精句.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精句.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17 April 2024

该谨慎?该大胆? Be Cautious & Bold

最近看到一则激励的话


那天无事就随便翻了翻几页书(买了很久没有看过)。怎知道就看到了这则激励话:Be Cautious and Bold (by P.T.Barnum from "The Art of Money Getting")。

Be Cautious and Bold 也就是译为“谨慎、大胆”。短短一则话可能我们还不能理解它的含义。那么就搬出整个句子: “You must exercise your caution in laying your plans, but be bold in carrying them out.” A man who is all caution, will never dare to take hold and be successful; and a man who is all boldness, is merely reckless, and must eventually fail… You must have both the caution and the boldness, to ensure success.

句中的文字狠狠地刺中我的痛点。感觉好像针对我给的良言。

(译)"制定计划要谨慎,实施计划要大胆"。一个人如果一味小心谨慎,就永远不敢把握和取得成功;而一个人如果一味胆大妄为,就只会鲁莽行事,最终必然失败......你必须既要谨慎,又要大胆,才能确保成功。

在投资路上走了这么久,我一直都战战兢兢的。虽然我读了一些投资书籍、自学了一些方法,但是我的心态还是依旧太保守。保守不是缺点;太保守才是。疫情之前,我已经尝试自创一套SRSS投资法;疫情之后,我又得到319股灾千股大跌的启发,另外再创了一套319投资法,直到目前改良版的357投资法。看起来我是满腹策略的投资人,实则我只是没有自信、不勇敢的散户。虽然我有了自己的投资法,但是一直只是试验式的小小使用一下。

就好像我有十架机器,不过只敢使用3架来制造产品而已。就好像我手上有一幅完整的房子建筑图,但是我造了地基,就停工不敢再往上盖楼去了。杞人忧天地担心天气啦、水灾啦、地震啦,会发生进而影响房子的安全。这样房子永远都无法造好。

“有计划,but不大胆”的情况常常发生在我身上。比如有一次我估算出SKPRES的股价被低估了,可以启动购股计划。我有马上投钱买入,但是只买一点点而已。过后,它的股价再跌下去一点,我再次、同样地买入一点点。没想到,这一点点的股数就是我的唯有了,因为它的股价开始起飞、高于买入点。虽然赚了钱是有开心,但是如果有大胆地买入更多,就可以赚一大笔了(叹)。

“制定计划要谨慎”,这个我早就具备。接下来必须维持一样。

只是,“实施计划要大胆”,这个一直是我欠缺的。现在开始我必须大胆起来了。



Thursday, 7 November 2019

常态:卖完后,股价升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卖完一只股票后,股价就突然升了。

我直接拿刚刚发生的例子来说明。上一个贴文,我才让大家知道,上个月时候,我把手头上的MITRA全部卖掉了。

转眼间,今天的The Star 网上新闻就报道说这间建筑公司刚刚接下一单新合约,结果股价就跳了7%。




碰到这种状况,通常我们都会捶胸口、大叹息、懊恼不已。这是人类的情绪嘛,非常正常啦。

因此,我现在已经养成习惯:不会回头看卖掉的股票的表现。虽然,这样看起来,像在欺骗自己,像鸵鸟一样将头埋起来不理。但是,有必要回头看吗?“为何投资亏损”的教训,我会记录下来做成回顾篇。除此之外,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看回过去的股票表现了。


注:我是在看最新新闻时,不经意地留意到MITRA的。

Monday, 20 August 2018

不能亏的投资

你如果以为投资股票好像玩游戏一样,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玩虚拟交易游戏,资本是虚拟货币,输了可以重来,再重来。玩多少次,不是看有多少本钱,而是手机有没有电。

但是,实际上,任何投资都需要真金白银的资本。而散户们的这些资本,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来自工作的薪酬的。

幸幸苦苦、日积月累才得来的血汗钱,谁会不在乎地随便撒进股海里任它沉没消失?以前的我无知,只想到用积蓄来投资增富,却没有想过会不会亏本。

巴菲特有一句经典法则是这样说的:


(翻译:第一,不要亏钱; 第二,不要忘记第一条法则)

以前读股票投资书,记得有看过。

大家都看过、看懂字面上的意思。不过,你体会到了它真正的含义吗?

如果你投资一直在亏损,恭喜你,你一定有深刻的体验。我就是。

10年的股票投资经历,我一直在处于,亏损多过盈利、赚小钱亏大数的情况。虽然,在近几年,我投资方法的改良,促使回酬也渐渐有所改善。但是,这么多年过了,我投入的总资金增长,无论是幅度还是速度,都算是缓缓又慢慢。

因此,现在重看回这句话,我才终于能够理解它的含义了。

为什么巴菲特会提出这样的法则?我的回答是: 因为亏不起啊!


很重要的一点:


如上图所示,如果纸上蒙受亏损达25%,你需要涨幅高达33%才能够回到成本价,然后才可以谈接下来会不会有正回酬。

打个比方。若一个人在RM1.00的价位买入股票ABC,不幸的是,一个月后股价大跌RM0.25或25%,至RM0.75(纸上亏损)。现在,股票ABC必须上升33%或RM0.25,才可以回到当初的买入价位(即RM1.00)。

假如,纸上亏损累计达50%;接下来,涨幅必须高达100%才可以摊平/ 回本。

当然最糟糕的情况是,当股票还处于纸上亏损的,你因为一些原因被逼要卖掉。那么,钱就真的亏掉了。

资金是有限的,失去的话,需要很多时间来重新累积。因此,我一定不能够亏钱。

Tuesday, 29 May 2018

花无百日红 建筑股最痛

应该是自2016年起,股界的分析员们一直在唱好建筑业与建筑股。即使,在第14届大选前,大部分的外国基金投资者都还是在看好前政府可以连任,然后延续大型基建工程的计划(比如:东海岸铁路、隆-新高铁、等等)。因此,建筑股已经连续几年都是投资者们的首选热门股项。

也因为如此,各个大大小小上市建筑公司的股价在近年一直在攀升。

去年,也可以看到多家建筑企业趁着势头,纷纷争取上市,筹得拓展资金,还受到投资者们的热捧。

红色方格里显示的是:在2017年上市的建筑相关公司(3间)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新政府上位后,而出现改变 / 逆转了。

新政府公开说明,要重新检视所有大型基建工程的合约与其必要性,特别点名了在计划中的隆-新高铁和东海岸铁路。这样 ~ 在烈火中浇上了冷水,立刻让有关的上市建筑公司股价直接跳水、跌入谷底。

GAMUDA这家建筑公司是涉及最多大型基建工程的,计有MRT LINE 3, 隆-新高铁(在国会解散前才赢得合约)及东海岸铁路等等。因此,公司未来盈利成疑。

GKENT手头上只有LRT3的工程合约,正在施工中。不过,可能是因为被质疑跟前政府有关系,所以股价被大大打击了。看起来股民的反应过激了(overdone)。

SUNCON是最无辜的。因为从资料上并没有任何参与那几个大型基建计划,即隆-新高铁(竞标输给GAMUDA了),MRT3或东海岸铁路。因此,虽然股价有下跌,但是幅度不大。


当股市分析行在每一年年末或隔年年初提出了新一年的投资主题的时候,我们散户就跟着大市走,一起赚钱,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太天真了呢?

当建筑行业一直被看好、公司股价不停在上涨,我们散户就想买高卖更高,这样的期望是不是太过乐观(没有危机意识)了呢?

有一名句精华说得太贴切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世事变化无常,一个行业不可能永远处于顺境。一间上市公司的股价也是不可能一直高攀,倒不如见好就收 / 售。谨记:不要贪心。

Monday, 19 March 2018

精简投资心法 >>>> 不是我的,是别人的

在我现在的投资生涯里,除了继续阅读更多大师的书籍来自修之外,我还很喜欢日读财经相关新闻及评论。有时候,你会发现在那篇幅里面,编辑还会很用心地加入了一些专家、资金经理等等大师的访谈。这一篇篇的访问,是我最爱看的。

我一直都是行走于投资界的独行侠。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就是封闭在自己的理想投资世界,闭门造车。我热衷于自己研究公司,探讨投资必胜心法(有这种东西吗?),跌跌撞撞、赚赚又亏亏,然后又回去反省和检讨犯错之处,努力改进。

因此,我对别人的投资心法抱有非常浓厚的好奇心。很想一窥独门心法,拜读秘笈,然后习得一身神功,跻身不败之行列。但是,这种不传之秘的投资法门,有人会免费送上吗?天方夜谭吧。

幸好,如今多得财经记者的努力、大师的松口,我就有这个眼福了。虽然不能得窥全貌,不过至少可以看出一点端倪、一个大纲、一项系统。其他的,就让个人各自琢磨、诠释及发展开来。

以下是我采录下来的一些精简的专家访问。重点在于他们的投资心法,跟大家分享分享。

-----------------------------------------------------------------------------------------------------------
来自Aggregate Asset Management的访问

-----------------------------------------------------------------------------------------------------------


来自Inter-Pacific Asset Management Sdn Bhd CEO Lim Tze Cheng的访谈

--------------------------------------------------------------------------------------------------------------

来自Maj Invest Holding A/S的 Kurt Kara的访谈




Tuesday, 10 October 2017

老板级人物的一句话

像我这样的打工族,在工作场合或会议上遇上其他公司的老板们是很平常的。但是,因为是公事而且我的职业阶层太低,见上这些VIP们,也不会说上一句闲话。

私底下,我有一次遇到了一位老板级人物。他身穿一件不起眼的衬衫,驾着一辆豪华大车,相貌挺豪迈的。这位人物跟我非亲非故,但是,他赠了我一句话。

这一句金玉良言,只有八个字。

那就是:

不要贪心;不要大意


前四个字,正正是我的部落格的宗旨,也是我在投资路上的座右铭。时常可以在社会新闻里看到各阶层人士的钱财诈骗案件;若干年前,我自己也曾经上了当被骗了一笔钱。然后,还有在股市里为了快钱而听小道消息投机,也亏了不少。我从本身的事件中领悟到:是贪念造成了我的损失。

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千万不要再贪心。因此,如今我在投资股票时,我会秉承着“见好就收;适时套利”。如果我太贪心一路持有,不顾风险,我就有可能在之前WILLOW的投资项目上翻船,转盈为亏。


后四个字,对于投资者来说,也很有内涵。买入一家上市公司之前,研究功课是不可少的。太过草率随便,你就有可能没有看清那间公司的基本面、技术面,然后做错估值或预测。最后蒙受亏损了,不只亏了金钱,也亏了时间。投资股票是要用到辛苦血汗钱的,投资者怎么可以掉以轻心呢?若赔钱了,又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回本呢?

我在之前MBSB的投资项目上,就是不够谨慎,过于大意,没有花很多时间去看清楚她的亏损拨备数额与次数,所以栽了个大筋斗,最后还是卖出停损。


Friday, 4 August 2017

要高回酬的股票就要买高风险的股票?

如果要在股市里取得高回酬,就要买进高风险的股票。这样似是而非的话,是谁说的?会让人家信以为真的噢!

我个人有一次向朋友推荐股票,听到他问我这句话,我急忙地澄清,怕他当真了。

这句话的厉害之处就是,它募改了一句非常经典的原文。记得理财专家及财务规划师时常专业地劝说:如果你想要取得高回酬(更高于定期存款、信托基金),你就得投资在比较高风险的项目(比如股票)。意思就是你要买入高风险的投资项目,才有可能取得高回酬。因为你不可能在低风险的投资项目中得到高回酬的。

这里要留心的就是,原文里高风险与高回酬的比较,是基于不同的投资项目,不是在股票和股票之间的相比。

投资股票已经是比较高风险的了,你还要选择风险中的最高风险的个股来买入,这不简直就是把钱抛进大海里了。

股票投资达人及前辈都会计算风险才决定是否要持有个股的,决不是单凭一句说辞就贸贸然地买入。

Thursday, 13 April 2017

比我更聪明的投资者

之前,我曾提起过不良集团的投资圈套手法。若不从道德或法律的角度来看,我可以认为他们的伎俩及策略是经过精心研究和设计的,因为他们不单只熟悉股票的运作,还很了解股民的心理。如此看来他们应该很聪明。

还有你是否曾经跟一些老板级或重量级的人物合作或工作过?有的话,你应该见过他们的作风和处事的手法。他们往往非常有自信、冷静又成熟,他们的眼光独到,思想还很灵光、做决定不拖泥带水,有主见。我站在这些人物的身边时,常常自愧不如,紧张不已。

因此,有时候我会不禁在想,在这个社会里,到底有多少如此有才能及聪明的人?假如他们全部都有投资股票,回酬会不会很高?如果股票市场真的是一场场零和游戏,这些比我更聪明的人赢的时候,我不就输了吗?

我不觉的我这样想,是自卑的。我只是保持有自知之明,不要以为自己在股市里赚了几次钱,就骄傲起来,以为自己是最聪明的投资者。

Sunday, 19 March 2017

富爸爸穷爸爸带来的启示

富爸爸穷爸爸系列的第一本著作,相信大家都有看过。这本著名的书籍主要的纲要是讲述一个富爸爸和一个穷爸爸两个大相径庭的工作与财富观。穷爸爸认为他的孩子应该要努力念书、升上大学、再找个稳定的工作来获取收入;但是,富爸爸则相信可以以钱滚钱、最后取得财富。

我在若干年前,曾经阅读了这本书。当时,书里所提出的非传统赚钱观念,让我彻底改观。不过,那时大部分的人都是把富爸爸的金钱观套用在产业投资并以此鼓励大众买房地产。

最近,又在面子书上看到有人分享了一段富爸爸穷爸爸的短片。重温了那个短片,我不免得再次肯定了一个股票投资原则了。

富爸爸的一个大原则就是:只买资产,不是负资产(Buy Assets, Not Liabilities)。而里面的定义为:资产是会带来收入;负资产则会拿走你荷包里的金钱。

如果投资在好公司的股票,她会带来资本增长或股息分红;不过若是投资在烂公司的股票,她很可能造成你重大的亏损。换一句话说,好公司就是资产;烂公司不就是负资产咯!

简单来说,股票投资的一个黄金原则就是:买入好公司的股票,因为她将会是你的资产,不会让你蒙受亏损(这是对我的启示)。

Friday, 3 February 2017

2017年1月交易记录

踏入2017年的1月份了,是新的开始,但是不忘往年的教训。虽然华人农历新年也在这个月,花费不少,但是我还是达成了一项交易

以下是简略的交易记录:

买进
买入FLBHD@ 平均价RM1.708


卖出
套利、部分卖出ARANK@RM1.08(赚34%


同月份买卖
~无~

新资金
今年至此,还没有新资金加入。

总结
现在已经到了该执行自己定下的全年投资计划的时候了。几个星期忙碌下来,终于审核出值得的股票,并出手购入。买入不过是开始,售出才是结束,追踪业绩与动向是必须

另外,这个月里,看到很多部落客和FB客纷纷报出积极向上的股票组合,股市一改去年颓废的表现,真是可喜。我自己还持有的股票组合也有正面的纸上回酬,适当的时候我会卖出套利的。祝大家在鸡年心想事成、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