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Art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PE.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PE. Show all posts

Tuesday, 23 February 2021

估值调一调,可以买了?


股票投资讲求的是:计算合理价,比较目前的市场价,然后决定买或卖。后面两句讲述的是投资行动,而前面就是估值方法。每个投资人都知道最基本的估值法就是本益比(PE)估值法、净资产(NTA)估值法等。 这些也是最古老的几种方式。

因为有局限性,上面的基本估值法往往让人看着一些股(比如:成长股,新兴股,科技股等等)兴叹而不能买入。大家可以看到连股神巴菲特以前也没有买科技股(近来波克夏公司买入苹果公司应该是他的副手的决定,还是股神变了?),因为巴股神的价值投资也是在运用着基本估值法(具体是哪一个我就不清楚)。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不是用估值法于股票投资的。例如:什么筹码面啦、抓主题啦、抓趋势啦、找暴涨点啦等等。这些方法应该是根据交易成交资料及“庄家”的背后举动来决定是否要进行买卖,可以说跟估值法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这里就不再提了(我也不会)。

说回估值法。

股票不能没有人投资。如果投资人要放钱进去那些成长股或新兴股,那么就需要有正当的理由。因此,当他们锁定一些心水股票或公司时,就可能创造出新的估值方式来合理化买入的计划(例如下图)。

到底有多少成功的例子,无人知道。新的估值法是否真的不行,也无法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上面的做法顺序调转了。

我们自己必须避免犯了“先有目标,再合理化”的做法。坚持先计算估值,才决定买卖。估值过高的话,就坚持不买,不要尝试去合理化。

 

Friday, 9 June 2017

资料集结:PE的统计数据

大家在投资股票时,有做研究功课的都一定会看本益比(普遍通称为PE)。首先,什么是PE?大家基本上都知道。PE的全名是Price Earning Ratio,中文译成:本益比。其方程式是 = 每股价格除以每股盈利 = Share Price / Earning Per Share (EPS)

有的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PE值被认为代表了现在的股价是多少倍EPS,或者需要多少年的盈利才能够回本。

由于这个PE值非常的有研究用途,所以本人尝试把大马股票交易所的主板里的上市公司的PE数据做一些整理,然后与大家分享。

统计图表1(by Greedone)
截至31-5-2017时,有大约800家上市公司被列入统计分析里。这些公司不包括ACE Market里的公司。

可以从以上图表看出,有高达36%的公司拥有的PE值不超过15倍。我知道很多人在运用基本面分析会定下合理PE最多是10而已。但是,也有蛮多的投资者会接受最大PE值为15倍。因此,本人采用PE值15倍来做第一项分类。其他PE值高于15倍的分类组合分别是介于15至30,30至60,然后超过60为最大值。

另一方面,亏损中的公司会呈现出PE值少于0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高达26%的上市公司是落在这个组别的。

大致上来说,如果我的可接受的PE值是不超过15倍的话,那么我可以选择的公司有36%或284间。相当多的投资机会呢!

来看另一张图表。

统计图表2(by Greedone)
图表2是我利用统计学来取得中位数PE(英文为Median PE)。因为不同的行业有差别很大的PE值,所以本人整理了7个主要行业的中位数PE。这些PE值可以让我们认知到某个行业是否估值太高太热了。

从上图看来,7个行业中最高的PE值(种植业)高达19.81,然后最低的PE值(房产业)只有11.59而已。同样的,若我用合理PE值15倍来分析,有4个行业已经超越合理的估值了,剩下的3个行业是低于15倍的PE值。这样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安心地投入我们的资金在这些行业呢?答案是~~~未必,但是有投资机会的存在。我们或许可以花更多时间在那些行业去寻找那个潜质股。祝大家投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