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整理了大马本地资金机构在2024年的派息。 整体上,派息率和数额都是比往年更佳及上涨的。
公积金:
军人退休基金:
国家储蓄基金:
新闻摘要(转载自TMI):
雇员公积金局(EPF)将在5月11日重组公积金户口,让55岁以下会员开设第三户口灵活户口(Akaun Fleksibel),让雇员能够更灵活应用资金,缓解短期的经济压力。
公积金局今日宣布,会员可根据需要随时提取第3个户口的存款。
重组后的公积金户口将会更改名称,其中第一户口将更名为退休户口(Account Persaraan),第二户口则更名为安逸户口(Account Sejahtera)。
公积金局首席执行员阿末祖卡奈因在文告中指出,重组公积金局户头结构的主要重点是增强会员的决策能力,在短期、中期和长期财务需求之间,平衡未来的退休需求。
==================================================================
从5月11日,截至5月22日为止,
-已经有近55亿令吉被领取出来了
-已经有近87亿令吉从第二户口转入第三户口了
(看资料图表如下)
我听到有赞成和反对的声音,这两边的声音都有。究竟这个新推出的第三户口会是鼓励储蓄还是花费?最终还是取决于个人的生活需要(困境?)或者理财的各种长短期的规划了。这些钱到底还是属于每一个人自己努力挣来的血汗钱。
另一方面,我在想啊,最近大马股市牛气冲天是不是因为多了这一大笔闲钱(55亿)呢?
每年年头都会期待EPF交出基金全年报告,看看会员的我可以获得多少派息。
公积金在20年以来最高的派息是6.9仙(2017年)。现在,2021年6.1仙的派息可以是说接近在2018年的6.15仙。看起来疫情后的投资回酬已经渐渐回复了。
说真的,非常佩服公积金局的金控能力。这些年都没有让我失望。说起来,这两年的疫情冲击,造成公积金的提款大大增加,加上大马国内的股市也是表现不佳,在区域里排尾。即使这些不利因素,公积金还是替会员们保住了派息成长。
理财的规划里有不少的资产种类供投资人选择及分散风险。比如:股票、定存、债卷、房地产等等。
讲到各个资产种类,多数人都会开始侃侃而谈,哪一个风险高、哪一个风险低。风险是一定要知道,但是这里就不详谈各个资产的回酬与风险的关系了。
经历过97/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长者们,可能还是对股票避之唯恐不及的心态。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以前烧到手或倾家荡产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勉强去克服心理阴影。不过,年轻人们不用担心。
如果投资人认真地投资与管理,股票可以带来可观的报酬及收入。这句话不是我胡说的。也不是随便从脸书的专页听来的。
数据会自己说话。就好像大马的KWSP那样,2021年上半年的收入过半是从股票得来的(见下图)。KWSP 的专业团队的能力固然值得我们钦佩,但是个人看到它主要带出的讯息是:股票的回酬可以是正面的。(注:投资房地产的回酬也是正面的)
毕竟,打工族的退休金间接地是依靠股票投资而获得增长的。只是之前你可能有所不知而已。
![]() |
马来西亚的官联基金有很多。要数最大的,就有这6间:EPF, PNB, KHAZANAH, KWAP, LTH & LTAT。当中资金规模最大的是EPF;最小的是LTAT。这6家官联基金的规模加起来,总共有大约RM1,342 Billion。他们的财力与在本地的股市的影响力不能被忽视。 |
![]() |
马银行是大马股市里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大约是RM100 Billion。若以一间EPF的整个资金规模来算,可以买下7家马银行了。可以想象出EPF的巨大财力吗? |
(摘自南洋商报) |
(摘自星洲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