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没有眼花,没有看错。我的11月份股票交易记录现在才姗姗来迟。这是因为在12月初直到昨天,我一直都在忙着筹备创业的事情(这里就不深谈)。今天终于可以腾出时间来做记录了。我不希望这篇交易记录出现断稿的先例,不然以后可能也会再犯。
Art
Tuesday, 28 December 2021
2021年11月股票交易记录
Monday, 8 November 2021
回顾 FREIGHT 的投资过程
很久没有来个回顾篇了。这次的回顾焦点在这只股票~ FREIGHT。翻查回去已经完成了的投资记录,发现原来这只股票还没有摆上来。
首先,我制作了的整个买卖过程的图表(如下)。
可以明显地看到这只股票是在2020年6月份第一次买入,也就是319事件后的3个月。记得我在恐慌性地抛售多只股票后,也启动了买股禁令为期两个月(从4月至5月)。这是因为当时我手头上的财务受到疫情与工作的影响,没敢再动用后备存款。在我暂停买股的期间,我同时着手研发新的319投资法则。因此,在6月份解除买股禁令后,很快地我就锁定这只股票然后买入。在同一年11月和12月(也就是短短的5~6个月后),股价已经涨了有50%以上。我深怕会空欢喜一场,所以就卖出一些套利来锁定盈利。没想到之后,股价甚至站上大约2块钱,但是我已经早已全部售完了。
无论如何,这个成绩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我觉得非常满意,还有满满的成就感。
当然这项投资还是有一些美中不足之处,值得我去改进:
1)由于刚刚开创出319投资法,所以不敢大量买入。我选择等待股价下探低于我一开始的买入价。最后,我没有等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股价暴涨,然后自己的赚幅只是巴仙率很高、实际盈利却只落得四位数而已。
2)第一轮卖出有点太早了。同样的,由于新创的投资法,所以自信心不足。恐怕股价昙花一现,好不容易忍到了50%赚幅就匆匆地套利。期间,一直心情七上八下,一直望着手机荧幕的应用程式,每天有一点下跌,就心如刀割,很懊恼到底要不要再继续持有下去。那时候真的是精神折磨啊!
以上两点都在在地显示着我当时的心理不够稳定沉着。结束这项投资后,我已经反省并改过了。我相信要是再给我遇到类似的状况(好希望一直遇到),我一定可以应对得更恰好。
Tuesday, 2 November 2021
2021年10月股票投资记录
大马2022年财政预算案赶在10月尾出炉了。先为我的上个月的股票交易做个记录,然后下一段再浅谈。
同月份买卖
~无~
Wednesday, 20 October 2021
板块大风吹
《鱿鱼游戏》里有几个儿童游戏(变相成致命性的成人金钱追逐游戏了)。股票市场也有一种儿时游戏。
“大风吹,吹什么,吹。。。” 这个名为“大风吹”的游戏,相信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甚至很可能都有玩过。
股票市场需要有投资主题轮番上场,投资人才可以不断地交易股票,这样才不会沉闷。这样的操作跟“大风吹”游戏非常相似。
“大风”不停地在吹,上个月吹在钢铁板块,这个月风向变了,吹在运输板块,可以说一直在更换不同的行业行情。从大马交易所的各个指数里可以大概看出的过去大势是(看下图):去年8-10月保健指数(手套股)大涨,之后坠落;去年12月至2021年1月轮到金融业、种植业;今年3-4月轮到消费性行业、建筑业、房产业;目前就轮到科技业与运输业最夯了。
当“大风吹”到运输板块时,没有持有或买入货运股的投资人,就会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大赚一番,而自己就被冷落在一旁干等。这种滋味散户多少都曾经尝过。
了解到如此股市“大风吹”的习性,你会选择随着风势或风向而投资(跟风)吗?我个人则是认为多元化股票组合才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方案。不必一直追逐新趋势,不必抓起涨点,不必错失良机。以不动应万动的原则,就不用空忙碌而无所得了。
Wednesday, 13 October 2021
抹不掉的污点
自去年我开发了319投资法则后,至今买入的股票纷纷都呈现理想的绩效,不是纸上盈利、就是少少的纸上亏损。那些亏损幅度超过10%的股票,几乎都是在319投资法出现前所买入的。除了它。
它就是我2020年最大的投资污点:MAHSING。
但是,错不在公司,它的房地产发展业务依然无恙。错也不在新手套业务,虽然接下来平均售价下滑,不过还是能够带来额外营业额。
我一直耿耿于怀及后悔的是: 我买在错的价位。
明明已经设定了一个拥有安全边际的买入点,却因为看到股价急升,深怕错过,不计代价,急于高价买入。正道消息之后,股价只是昙花一现,又跌回原价。而我的资金就被套住,只能望着户口上显示的纸上亏损约25%。
这样的失误与心理素质在我的投资记录里画上一个深深的污点。唉!
不过,失利和挫折可以成为教训与日后的立足点。
这只股票经历高潮后落下来的价格,如今正正吻合了319投资法计算出来的便宜买入价(当初本就应该等这个价位才买入的)。这个验证或核实证明,让我对自己的信心大增。乐观看待,这也算是赛翁失马,焉知非福。
Monday, 4 October 2021
KWSP告诉我 股票是好投资
理财的规划里有不少的资产种类供投资人选择及分散风险。比如:股票、定存、债卷、房地产等等。
讲到各个资产种类,多数人都会开始侃侃而谈,哪一个风险高、哪一个风险低。风险是一定要知道,但是这里就不详谈各个资产的回酬与风险的关系了。
经历过97/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长者们,可能还是对股票避之唯恐不及的心态。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以前烧到手或倾家荡产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勉强去克服心理阴影。不过,年轻人们不用担心。
如果投资人认真地投资与管理,股票可以带来可观的报酬及收入。这句话不是我胡说的。也不是随便从脸书的专页听来的。
数据会自己说话。就好像大马的KWSP那样,2021年上半年的收入过半是从股票得来的(见下图)。KWSP 的专业团队的能力固然值得我们钦佩,但是个人看到它主要带出的讯息是:股票的回酬可以是正面的。(注:投资房地产的回酬也是正面的)
毕竟,打工族的退休金间接地是依靠股票投资而获得增长的。只是之前你可能有所不知而已。
Friday, 1 October 2021
2021年9月股票交易记录
今年前9个月已经过完,最后一季要开始了。到底接下来,我的投资会否活跃起来呢?先为我的上个月的股票交易做个记录,然后下一段再浅谈。
同月份买卖
~无~
Thursday, 2 September 2021
2021年8月股票交易记录
先祝国庆日快乐!再预祝马来西亚日快乐!
先为我的上个月的股票交易做个记录,然后下一段再浅谈。
同月份买卖
~无~
Monday, 30 August 2021
退休目标:4%的规则
Tuesday, 3 August 2021
2021年7月股票投资记录
迈入8月份了,大马股市整体还是没有起色,反而跌破1500点了。先为我的上个月的股票交易做个记录,然后下一段再浅谈。
同月份买卖
~无~
Friday, 16 July 2021
IJMPLNT的收购案有这两个数字吗?
KLK 种植大集团出价15.3亿或每股3.10令吉献购另一间种植公司IJMPLNT 56.2%股权。IJMPLNT 的最大股东IJM 也已经同意接受这项献议。多家分析行也纷纷认为此献购是公平且具吸引力。这些投行更认为这项收购案有望为同行设下基准定价。
现在,我们就探讨看看这个收购价的估值数字:
这里将IJMPLNT过去10年的收益与股息数据列表出来,然后以3.10令吉的成交价,算出历年的本益比和股息率。第二,将近12月的最新财务数据与收购价,来计算出本益比与股息率。最后,还将历年的平均净利和股息,以2020年3月19日闭市价来计算出本益比与股息率。
Wednesday, 7 July 2021
2021年6月股票交易记录
今天是7.7。 各大网购平台又再进行促销,促进消费者大量买商品。股市在今天虽然也出现多数股票跌价,但是我还是谨慎一点较好。现在,先为我的上个月的股票交易做个记录。
同月份买卖
~无~
Monday, 28 June 2021
止损卖掉SERBADK
SERBADK 陷入审计问题已经引起各界(SC,MSWG,EPF,KWAP)的关注。
在5月25日,外部审计师KPMG通报40亿令吉审计疑云。不过,SERBADK 否认。
接下来,该公司却陆续做出一些“不正常”的举动,更惹人议论。
- 第二大股东建议移除KPMG审计师一职(后来取消了)
- 管理层决定起诉KPMG疏忽(聘请了纳吉的大律师丹斯里沙菲宜)
这里先不论这些审计的真伪与准确性。留待SC及独立第三方的调查结果。但是,个人已经对这一系列的新闻展开感到不安心。
外部审计师是受雇于SERBADK并领取费用来执行专业服务的。因此我觉得,非必要的话,这些审计师断不会砸自己的饭碗,并得罪尊贵的客户。反而,该公司的董事部的极端手段与强硬态度,才令人心存幻想。
我自己的投资法则是:不要没有诚信的公司。因此,我已经将仅有的少数股票全部卖掉,不再持有SERBADK了。
遇到这种审计师问题,我选择止损,不是捞底。
编记:个人在这只股的实际损失不超过RM1,000。
Thursday, 24 June 2021
探讨MMCCORP私有化案的收购价
在股市里,一只股票的价格是取决于自由市场的。每个股市交易日的六个小时里,这个价格会一直变化,上上下下,是买方与卖方的意愿或决定,没有一丝勉强。
问题来了。这个股票价格是人人都可以决定的。比如:散户A觉得AIRASIA股价应该是RM1.20,而散户B则觉得RM0.70才合理。两位都在估价,只是计算公式不同,估值水平不相等而已。
价格派的我,就对什么是估值指标的合理比率感到兴趣。当然,最终这项兴趣是为了在股市中赚钱。
刚好MMCCORP的大股东私有化一案给了我一个研究与探讨的机会。
这项私有化案所提出来的收购价是每股RM2.00。这里就把这个价码当作是成交价(虽然还没有得到所有股东的投票同意)。其实,私有化的收购价往往是低估的,是大股东看到便宜所以出手占为己有的。因此,这里将收购价当作是合理价也不为过。
根据过去近10年的收益记录,我简单地计算回每一年的相对估值并列入表中。本人只用了两种估值指标法,即本益比(PE)和股息率(DY)。
以上的计算结果显示了几个要点:
Monday, 14 June 2021
2021年5月股票交易记录
从6月1日起,大马再次进入行动管制令MCO,初时为两个星期,接着又延长多两个星期,至6月28日为止(暂时)。因为这样,我改为在家工作,反而变得更忙碌,更加没有时间更新这里。因此,拖了14天后,终于匆匆忙忙地先为我的上个月的股票交易做个记录。
同月份买卖
~无~
Monday, 17 May 2021
一年后重看MCO给我的教训
眼看着全国MCO的重启,心情百感交集。
去年第一次执行MCO时,那种担忧真的非常难忘。担心被裁员、被减薪、存款不足等等。一年了,算是熬过了那最低落的时刻,目前生计与生活都还过得去,一家人三餐还算温饱。
想起来,以前以为一切的花钱享受都是那么理所当然,没有注重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结果一场瘟疫、一段经济停摆,就让我从梦中跌醒了。
除此之外,当时股市也面临巨大下调,我非常担心资金被套牢在股票里,所以也跟着恐慌性抛售手头上的持股,只留下一些心爱股而已。这样的举动后来就被证明是错的。即使蒙受亏损也要卖掉的大多数股票在过后的几个月开始反弹甚至高于我的买入价。我不只钱财上亏损了,连多年一次的股市赚大钱的机会也错失了。因为那时我是恐慌的卖方,不是冷静的买方。
现在后悔也于事无补,重要的是接下来我必须吸取教训,然后不再重蹈覆辙。
回看之前我在MCO时得到的教训,有没有真的改进了:
1)减少债务 -------- 已经偿还了不少债务及减少旧债了,而且也没有再申请新债。我打算清完旧债后,暂时都尽量不举债了,尤其是私人贷款或信用卡贷款。
2)增加存款 -------- 努力减债中,目前还是没有余额来存钱。不过,往后还是会继续往这方面理财。
3)增加额外收入 -------- 工作刚刚在去年尾才稳定了下来,所以还没有放太多心思去寻找适合的副业。另外,被动收入(如股息、房租等)还是占很小的分量。大致上,我会注重被动收入多于副业收入,所以依然会专心研究股票类以获得更多的股息。
4)对选股要有信心 -------- 319事件后所买进的股票大多数都表现不错。现在对自己选股的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不会轻易被大波动吓到抛售。反而,我在等着下一个赚大钱机会的来临。
5)买在便宜价 -------- 目前,我崇尚于买低卖高的策略,所以一直都坚持不买价高的股票(除了MAHSING的错误,我一直认为是这次从新开始的一个污点)
6)分散投资在不同领域的股票 -------- 我也秉持着分散与多元化我持有的股票组合。因此,只要买了一个领域里的一只股票,其他同行业里的股票我都不会再考虑。不过,有些上市公司的业务不是单一的,所以不容易完全分类开来。无论如何,会尽量做到这个。多元化组合的好处很多,例如在每次逾千只股票下跌的时候,总是还有一些股票是不跌反升的。只要选到一只在对的行业的股票,在不同的时间点依然有很大机会可以赚钱的。
纵观改进的进度,我在理财与个人财务方面还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至于投资方面,我做了比较多改进,不管是策略、理念或心态上,都自认越来越成熟稳定。我把这项改良的个人投资策略称为“319投资法”。
Wednesday, 12 May 2021
第三次MCO
相隔一年又两个月,政府宣布从5月12日开始重新落实全国MCO以控制疫情。这一次,大家是不是事先有预感,或也赞成呢?
目前为止,我国的确诊人数在上升着。相关疫情数据如以下(转载自TheEdge):真心希望这场人类的疫病危机可以早日及安全地结束。
Thursday, 6 May 2021
卖在新闻 Sell the News
这两个星期,有一只股票先是出现了不利的新闻,后来再出现了利好的消息。第一则新闻跟第二则新闻只是相差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而已。更甚的是两则新闻都围绕在同一个第三方。而且,第二则新闻之后,股价就回复到第一则新闻出炉之前的价位了。
这里很好奇的是散户的反应。
一直以来,股市里有一句话叫“Buy the Rumors; Sell the News” 。小小散户奉这句为金科玉律,然后跟着执行买卖交易。真是这样的话,结果就会如以下:
至于散户的心声会不会是如此呢?(注:我没有对号入座)
Sunday, 2 May 2021
2021年4月股票交易记录
四月份过去了。疫情还不见好转,新确诊案例攀上单日3788宗。更严厉的管制令会否出台,商业活动会不会再次被影响?
暂时把焦点转回股市上,是时候为我的上个月的股票交易做个记录了。
同月份买卖
~无~
Wednesday, 28 April 2021
新闻追踪:马星五月开始生产橡胶手套
马星(MAHSING)目前是我组合里的重仓股。这是因为之前我为了拉低平均买入价而不断地累积股数。我买在高位的事情,我已经多次自认错了。去年,我买入它是因为看好它进军手套业及多元化收入来源。
我一直在等它更新消息。终于上个星期(22/4),马星邀请了媒体参观新手套厂,并对外公布了最新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讯息,这里做个记录:
- 2条手套生产线已完成测试与调试,预计5月开始投产
- 将在6月份增加4条生产线
- 将在9月份增加6条生产线
- 总共12条双前生产线年产最高可达3.68billion 只手套
- 厂房位于巴生加铺(Kapar)
- 预计售价(ASP)为每1000只USD85至USD115之间
- 原料价为每1000只USD36至USD40之间;但成本价未透露
- 目标是成为大马前5大手套生产商之一
- 未来将探讨将制造与保健业务独立上市
- 2020年10月宣布进军手套业,2021年5月开始生产及交付第一批手套(预计),历时8个月
Tuesday, 27 April 2021
‘价值’观
一杯星巴克咖啡,有人觉得物有所值;有人则觉得奢侈。
一件漫威钢铁侠的模型,有人不惜千金;有人则不屑一顾。
这是每个人对一件物品的价值所持有的主观看法。没有谁对谁错之分。
但是,我往往是不懂得欣赏、没有慧眼的那一个。因此,我凡是购物时都会看价格跟自己认知上的合理价值作比较(不至于货比三家)。太贵或不值得的话,我就不会掏腰包了。也许是这样的性格,所以现在买股票也渐渐地有这种倾向。
因此,我真的对以下两样东西有些看不过眼。
第一个是狗币(Dogecoin),也就是虚拟货币的一种,类似比特币(Bitcoin)。
这种还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纯粹炒作的‘商品’,竟然总值多过知名大公司,如汽车制造商Ford和食品出产商Kraft等。
另外一个则是数码艺术品,它有一个很“高科技”的名字:NFT(Non Fungible Tokens)。
简而言之,上面右边的这副图片以六千九百万美元成交了,不过买家只是获得一份JPEG文件档案!(瞠目结舌)
用那些钱去买画作(而且所有人都可以拷贝一份的呢),不如去买下一座海边豪宅,应该更值得吧。
我的“价值”观完全被这些新颖的商品与需求颠覆了。
Thursday, 22 April 2021
交通,油价和经济
在这个新冠肺炎的疫情以前,曾经听过我的老板说:在1997/98年的金融风暴时,公路上的车辆很少,完全不会塞车。因此,这位老板常常叮咛我们这班员工不要投诉交通堵塞,因为这意味着经济不好。
去年3-4月第一次实施行动管制令(MCO1.0)时,我真的呆在家里,不能去公司上班。这时候的交通一定异常通畅,甚至空空。这个场景我没有亲眼目睹。但是,到了5月份时开始CMCO,我终于获得批准信函,可以出门上班了。路上真的很冷清,车子很少,突然觉得高速公路很宽敞。
想起我老板的话,我心底还真的有点想念塞车呢。因为当公路上是如此的凄凉,也同时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状况。我害怕被波及,害怕失去工作。我的存款及财务还不能让我舒舒服服地退休。
交通状况的数据我没有,但是本地油价走势的图表应该可以间接地反映了这个景象吧(汽油的需求跟经济活动有一些关连)。
MCO 的一周年,油价终于从低点回升至疫情之前的价位。这是否意味着经济的复苏呢?还早吧!不过,至少大部分的商业与经济活动已经重新启动,路面交通开始有些堵塞。。。
Thursday, 1 April 2021
2021年3月股票交易记录
MCO1.0和319事件已经过了一周年。疫情的确诊病例相比去年增幅是数倍;股市则相比去年同一时期算是有起色。是时候为我的上个月的股票交易做个记录了。
同月份买卖
~无~
Tuesday, 23 March 2021
大股东对前景出现不同看法 ~~ 你又怎么想?
今天的财经新闻出现一种蛮吊诡的情景:同一个手套业,不同的公司大股东,做出相反的交易动作。
市场上,投资人都知道顶级手套的掌门人兼大股东从去年就开始一直买回自家的股票。反之,最新的公开资讯显示COMFORT GLOVE的大股东则卖掉及减低持股少于5%了。
买入者看好手套的前景;卖出者则看淡?
还是,买入者觉得股价被低估;卖出者则认为被高估了?
如果我们撇开“手套”这个领域不谈,假设只是获晓有两位富豪/知名人物对某一个股票或行业意见不同。大家会相信哪一位呢?平时跟风的投资人会选择靠哪边呢?还是以上两位的看法都不买账,会从众跟群(社交平台)?
若上面是个选择题,只看名人效应的散户是不是会犹疑不决,左右为难?
因此,这里还是呼吁大家自己做功课、研究,然后自己判断与决定。钱是自己辛苦得来的,不应该轻易地托付给他人。自己的判断所亏损掉的是钱,但是却可以赚到经验和学问。不断的学习与改进,未来会通通拿回来。
Tuesday, 16 March 2021
投资股票到底是偏财/横财,或者正财?
根据中国传统八字命学,从股票所得来的钱财属于偏财或横财。
偏财/横财不同于正财。正财是从正当行业,脚踏实地赚到的收入。但是,偏财与横财类似,是侥幸得来的意外之财(比如:中彩票)或用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钱财(例如:“走偏门”)。
从网上搜寻的结果显示,炒股票属于偏财。我觉得是因为他们将股票当作赚快钱的一种方式,有可能及有机会一夜暴富发财,有运气的成分在当中。算命师说我没有偏财运,所以叫我少碰股票,多买不动产。
我不同意。
古人将炒股票当作是赌博,自然也将股票分类成意外之财。
但是,我认真地研究数据,计算估值,长期持有,适时买卖。从公司股票慢慢地等升值,收股息,所赚的钱是运用商业方式(好像商家入货卖货赚取利润那样)获得的。
反而,房产很多时候也会被一些人炒起来。为何可以算是正财之道呢?
我个人的结论是,投资股票属于正财;炒股票/投机则属于偏财,必须取决于投资人的心态和方法。
Tuesday, 9 March 2021
机器人做投资真的比较靠谱吗?
最近有一项调查发现:有66%的受访者(一般市民)比较信任机器人(胜于人类)帮忙处理个人财务。而且,前三项想要托付给机器人的任务之一,就是股票投资。
![]() |
调查由Oracle Study报告得来 |
值得一提的是,该调查总共走访了约九千人,横跨14个国家,包括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中国、印度、澳洲、日本、新加坡等等经济大国。
目前为止所知道的是,机器人投资顾问(Robo-Advisor)服务已经推出有几年的时间了。在大马内营运的机器人顾问寥寥无几,比较为人所听闻的有StashAway与Raiz。但是,这些机器人能够提供的投资建议与交易只是局限于ETF和一些信托基金而已。我还没有听过有给股票买卖建议的。而且,这类由电脑编码所构成的程序至今并没有令人信服的绩效,也没有普及或盛行。难道那个时代还没到?
要是我是受访者的话,我会选择投自己(人类)一票。股票投资对本人来说,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财富,其次是个人喜好。或者说我只相信由自己投资/理财,所以想要掌握这个知识/方法。赚钱的时候就除了物质上,还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成就感 。
Monday, 1 March 2021
2021年2月股票交易记录
平平安安地过完了15天的农历新年,然后就迈入了3月份。是时候为我的上个月的股票交易做个记录了。
同月份买卖
~无~
Tuesday, 23 February 2021
估值调一调,可以买了?
股票投资讲求的是:计算合理价,比较目前的市场价,然后决定买或卖。后面两句讲述的是投资行动,而前面就是估值方法。每个投资人都知道最基本的估值法就是本益比(PE)估值法、净资产(NTA)估值法等。 这些也是最古老的几种方式。
因为有局限性,上面的基本估值法往往让人看着一些股(比如:成长股,新兴股,科技股等等)兴叹而不能买入。大家可以看到连股神巴菲特以前也没有买科技股(近来波克夏公司买入苹果公司应该是他的副手的决定,还是股神变了?),因为巴股神的价值投资也是在运用着基本估值法(具体是哪一个我就不清楚)。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不是用估值法于股票投资的。例如:什么筹码面啦、抓主题啦、抓趋势啦、找暴涨点啦等等。这些方法应该是根据交易成交资料及“庄家”的背后举动来决定是否要进行买卖,可以说跟估值法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这里就不再提了(我也不会)。
说回估值法。
股票不能没有人投资。如果投资人要放钱进去那些成长股或新兴股,那么就需要有正当的理由。因此,当他们锁定一些心水股票或公司时,就可能创造出新的估值方式来合理化买入的计划(例如下图)。
到底有多少成功的例子,无人知道。新的估值法是否真的不行,也无法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上面的做法顺序调转了。
我们自己必须避免犯了“先有目标,再合理化”的做法。坚持先计算估值,才决定买卖。估值过高的话,就坚持不买,不要尝试去合理化。
Thursday, 18 February 2021
投资股票要趁早 ~~ 12岁?
我一直有点后悔当初没有更早就参与股市。有经验的投资人都知道投资需要中长期的时间线,这样才是累积财富的最好方程式。浅显易懂的例子就是定期存款。定存10年和20年得到的收益相差甚大的。
不过,我能够想象自己开始投资的岁数最早也只是21岁而已。没有想到竟然有12岁的小孩已经涉及股票投资了。我真的是大跌眼镜。
据新闻内容说,这个小孩的投资成绩不俗,回酬是正数的。
而且这个男孩的投资知识好像是自学的,偶像是巴菲特,崇尚价值投资法。这样一切看起来都非常令人鼓舞。
这个年纪的小孩本应该还在小学上课学习。但是,他已经打算不升学至大学了,即是说他已经无心向学。反之,他已经决定要成为一位全职投资人,然后将捐款做慈善。他好像觉得股票赚钱非常轻松容易?!你我在股市里需要付出的学费似乎是我们自己太笨了。
更让人侧目的是,心智还没成熟的小孩还有一位“伟大”的母亲,非常支持他的决定。唉!
正确的教育对小孩子很重要。理财投资的知识固然不能不给,但是基本常识与知识也不可以少了。要不然,就算他在股市里大赚了一笔,但是另一厢就可能被老千骗走了。Tuesday, 2 February 2021
2021年1月股票交易记录
进入倒数农历新年的阶段,今年可以肯定的,就是必须“就地过年”了。是时候为我的上个月的股票交易做个记录了。
同月份买卖
~无~
Friday, 29 January 2021
见证美国股票GameStop的散户力量
最近最夯最红的投资新闻当属于美国上市的GameStop(代号:GME)这只股票。很多国际评论员已经做出点评了(大家只需上网搜寻一下)。但是,我觉得在这里还是值得提一提。
首先,这个事件的背景故事我很简单地陈述一下:美国网络上有一个论坛(叫Reddit),当中一个由散户投资人主宰的专页WallStreetBets,联合组队推高GME的股价暴涨几倍,重创了华尔街的做空机构。详细的新闻内容,可以点击这则南洋网的文章:散户抱团逼空惊动白宫 基金老马失蹄亏逾亿
必须要知道的是,这只GME的业绩不佳,近几个季度都处于亏损状态。而且,这些美国散户大多数都是在使用免佣金的证券交易Apps(例如:Robinhood)。
我没有研究美股,所以很多详情可能不清楚。但是,我看待这个事件却有一些想法:
1)从来大多数散户投资人都是紧密跟从大户机构的投资项目。这次竟然搞对抗!
2)散户联合起来的力量不容小觑,展现了小鱼吃大鱼的戏码。
3)社交媒体及平台的普及已经改变了股票市场的讯息流动。以往的买卖建议是由机构发布给散户的(由上至下),现在变成:人人(即使是陌生人)很容易就能够聚集一起分享,交流甚至合作。
4)新冠疫情以来造就了全球很多国家的个人散户纷纷投入股市以赚取更高的回酬。
不过,我对这个美国散户的做法还是有所保留。或者我应该说,大马的散户千万不要盲目地复制这样的方法。第一,这样的“团购”股票方法的合法性还有待证实。第二,亏损的风险很高。第三,当心成为最后的“接货人”,被割韭菜。
Monday, 4 January 2021
2020年12月股票交易记录
HAPPY NEW YEAR 2021! 今天已经是2021年1月的第四天了。是时候为我的上个月的股票交易做个记录了。
同月份买卖
~无~